-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四篇
篇一: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一 . 设计说明
本系统依据《电缆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民用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
《30MHZ~1000M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技术标准》并结合本单位具体
情况进行规划设计 , 主要包括:
设备选材:选择品质优良、功能齐全、实用可靠、价格合理的系统设备,通过
对系统及设备进行合理规划、配置,做到物尽其用,充份发挥系统的最佳使用
效能。
实用性:本系统规划了足够数量的电视频道以提供选择。电视频道包括卫星电
视以及自办节目等多套电视节目频道。
先进性:为了满足发展需要,本系统按双向传输方式设计。网络器材采用宽带
产品。其中放大器、分支分配器和用户终端采用“双向”产品。
兼容性:本系统可作为独立的服务区使用,系统网络不需作改造,可直接并入
有线电视网络。
可靠性:为了保证系统运行可靠,除了系统前端选择优质、可靠的产品设备外,
对系统传输网络进行合理的规划十分重要。为了提高系统网络的可靠性,本系
统传输系统按分区传送方式,这种方式可有效地避免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系统带
内高低端信号电平出现的不平衡,同时还可避免由于传输网络某部分出现故障
而影响系统整体运作的情况。
第 1 页 共 54 页
二 . 此外,本系统在整体布局、方便维护和操作等方面均作了综合的考虑。
三 . 网络设计依据和标准:
本系统网络设计依据《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总体规划》设计。系统标准按广电总
局下发的标准执行。主要标准如下:
A、《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 (GB6510-86)
B、《有线广播系统技术规范及电缆标准》 (GY/T106-19XX)
C、《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D、《有线广播电视网电缆分配网设计规范》
E、《电缆分配网络施工工艺要求》
F、《有线电视网络入网器材技术指标》
G、《有线电视系统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
H、《有线电视HFC系统技术规范》
四. 系统规划
1、 节目源
本系统电视节目包括卫星电视、自办节目两大类。
1.1 卫星电视节目
卫星接收机加调制器,混合后通过分配网络将信号送至各用户终端。 。
2.1 自办节目
自办节目采用 DVD播放或摄像机录制节目播放等方式。经混合后通过分配网络
将信号送至各用户终端。
2、 系统带宽
我国 CATV系统常用 300MHZ、450MHZ和 550MHZ系统带宽, 由于 300MHZ、450MHZ
第 2 页 共 54 页
系统频带较窄, 故目前很少被采用。 550MHZ系统可传送标准电视频道 22 套,增
补频道 37 套,频道容量 59 套。独立系统可采用次带宽。
3、 网络系统
本系统干线传输电缆采用汉力优质物理发泡低衰减电缆( SYWV-75-9),该电缆
在常温下 100 米传输特性如下:
频率 衰减 频率 衰减
5MHz -1.2db 550MHz -8.5db
50MHz -2.4db 800MHz -10.6db
200MHz -5.0db 1000MHz -11.9db
本系统传输信号的最高频率为 550MHz
根据《电缆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用户终端电平在 60~80db 为合格,本系统
按 70 5 设计。
分配系统的计算,实际上是根据用户电平值和放大器输出电平值去合理选配分
第 3 页 共 54 页
支、分配器。分支、分配器的衰减值按国家标准为每衰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