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讲学稿(教师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编号: 12132 gey-x013 编号: 12132 gey-x013 年级: 高二( )班 学生姓名: 学号: 组名: 教学目标: 1、了解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知其人、论其事、诵其诗。 2、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朗读的一般方法和技巧,理解文意。 3、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体悟词的思想内容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2、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词牌《虞美人》来历: 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发出感慨: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虞姬另寻生路。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 李煜用虞美人作词牌的用意?-----奠定凄凉悲婉的感情基调。 二、介绍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宋太祖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被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被封为违命侯。过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祖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可以说此词是他的绝命词。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确,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国事”的亡国之君没什么好说的,可是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 三、诵读吟唱 指导诵读,把握好词的感情基调:凄凉悲婉。齐读,自由读,交流读,一人读,一人评 四、预习思考: 1、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2、赏析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文中还有那些信息体现愁的? A、“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B、“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的是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C、“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D、讨论: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五、作品赏析: 1、这首词作者运用了哪些意象,创设了哪几幅生动形象的画面? 意象:往事、小楼、东风、故国、明月、雕栏玉砌、朱颜、一江春水。 画境:春花秋月图 ——小楼东风图——故国月明图。 2、“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 李煜虽名为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一个被囚禁的亡国之君要忍受无尽的屈辱,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只是意味着这种屈辱生活的延续罢了,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呢?在对人生已经绝望之时,曾经拥有的春花秋月对他来说,不过是一种“过去的美好已永远失去”的感情折磨,不能不让他悲痛。一个诘问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 3、“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的是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分小组发言。 教师点拨:物质方面: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国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    精神方面:精神上的欢乐、尊严、自由及生存的安全感。   (解说:学生讨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进一步挖掘词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用两点论思考问题。) 4、 “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解说:引导学生理解虚词的表达作用。) 5、讨论: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李白《军行》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潜《归田园居》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境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