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
牟宗三( 徐复观 张君劢 唐君毅 )
1957年,唐君毅到美国访问,他在与张君劢谈及欧美学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方式及观
点多有不当时,拟联名发表一份文件以纠正西方学者对中国文化问题的偏见。后由张君劢
致函在台湾的牟宗三、徐复观征求意见,然后由唐君毅负责起草,寄给张君劢、牟宗三过
目,二人未表示其他意见就签署了。当寄给徐复观时,徐作了两点修正,一是关于政治方
面,徐复观认为要将中国文化精神中可以与民主政治相通的疏导出来,推动中国的民主政
治。这一点原稿讲的似乎不太充分,徐就改了一部分。二是由于唐君毅的宗教意识很浓,
所以在原稿中也就强调了中国文化的宗教意义。而徐复观则认为,中国文化虽原来也有宗
教性,也不反宗教,然而从春秋时代起中国文化就逐渐从宗教中脱出,在人的生命中实现,
不必回头走。所以徐复观便把这一部分的原稿也改了,然后寄还唐君毅。唐君毅接受了徐
复观的第一个建议,第二个建议则末接受。 1958 年元旦,这份文件以唐君毅、牟宗三、
张君劢、徐复观四人的名义联名发表,其正式名称是《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 我们
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
编者 (唐君毅 )案:
此宣言之缘起,初是由张君劢先生去年春与唐君毅先生在美谈到西方人士对中国学术
之研究方式,及对中国文化与政治前途之根本认识,多有未能切当之处,实足生心害政,
遂由张先生兼函在台之牟宗三徐复观二先生,徵求同意,共同发表一文。后经徐牟二先生
赞同,并书陈意见,由唐先生与张先生商后,在美草定初稿,再寄徐牟二先生修正。往复
函商,遂成此文。此文初意,本重在先由英文发表,故内容与语气,多为针对若干西方人
士对中国文化之意见而说。但中文定稿后,因循数月,未及翻译。诸先生又欲转移西方人
士之观念上之成见,亦非此一文之所能为功。最重要者仍为吾中国人之反求诸己,对其文
化前途,先有一自信。故决定先以中文交民主评论及再生二杂志之一九五八年之元旦号同
时发表。
特此致谢。
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
─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
A Manifesto on the Reappraisal of Chinese Culture :
Our Joint Understanding of the Sinological Study Relating to World Cultural Outlook
牟宗三 徐复观 张君劢 唐君毅 合撰
By Carson Chang,Hsu Foo-kwan, Mou Chung-san and Tang Chun-i
目 录
一、 前言 ─ 我们发表此宣言之理由
二、 世界人士研究中国学术文化之三种动机与道路及其缺点
三、 中国历史文化之精神生命之肯定
四、 中国哲学思想在中国文化中之地位及其与西方文化之不同
五、 中国文化之伦理道德与宗教精神
六、 中国心性之学的意义
七、 中国历史文化所以长久之理由
八、 中国文化之发展与科学
九、 中国文化之发展与民主建国
十、 我们对中国现代政治史之认识
十一、 我们对于西方文化之期望,及西方所应学习于东方之智慧者
十二、 我们对于世界学术思想之期望
一、前言 ─ 我们发表此宣言之理由
在正式开始本宣言正文之前,我们要先说明,我们之联名发出此宣言,曾迭经考虑。
首先,我们相信:如我们所说的是真理,则用一人的名义说出,与用数人的名义 说出,其
真理之价值毫无增减。其次,我们之思想,并非一切方面皆完全相同,而抱大体相同的中
西人士,亦并不必仅我们数人。再其次,我们亦相信:一真正的思 想运动文化运动之形成,
主要有赖于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