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 录 1 绪论 2 明代建筑风格风貌 3 清代建筑风格风貌 4 小结 2 明代建筑风格风貌 2.1 明代建筑简介 明代(公元 1368 — 1644 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晚期。这一 时期的建筑样式,上承宋代营造法式的传统,下启清代官修的工程作法。 无显著变化,但建筑设计规划以 “规模宏大、气象雄伟” 为主要特点。 明初的建筑风格,与宋代、元代相近,古朴雄浑,明代中期的建筑风格 严谨,而晚明的建筑风格趋向繁琐。 这一时期,建筑方面进一步发展了木构架艺术、技术,官式建筑形 象较为严谨稳重,其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装修陈设上也留下 许多砖石、琉璃、硬木等不同材质的作品,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山 海关、嘉峪关等著名关城,是中国建筑艺术中独具风格的杰作;北京八 达岭段长城、司马台段长城等都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此时, 中国建筑群 的布置更为成熟 。如北京宫殿,北京天坛等,南京明孝陵和北京十三陵 是善于利用地形和环境形成陵墓肃穆气氛的杰出实例。此外,此时江南 官僚地主的私家园林建设非常发达,明式家具也闻名世界。地方建筑也 空前繁荣,各地的住宅、祠堂、村镇建筑普遍兴盛。 2.1 明代建筑简介 北 京 十 三 陵 北 京 宫 殿 北 京 天 坛 南 京 明 孝 陵 2.1 明代建筑简介 第一 ,木构架技术在强化整体结构性能、简化施工和斗拱装饰化三个方 面有所发展。例如宋代常用的用一层层木构架相叠而成楼阁的方法,被 贯通上下楼层的柱子构成的整体式框架所代替;柱与柱之间增加了联系 构件的穿插枋、随梁枋,改善了殿阁建筑结构;斗拱用料变小而排列越 来越丛密,等等。 第二 ,砖的生产技术改进,产量增加,各地建筑普遍使用砖墙,府县城 墙也普遍用砖贴砌,一改元代以前以土墙为主的状况。此外,还创造了 一种用刨子加工成各种线脚作为建筑装修的工艺,称之为“砖细”,通 常用作门窗框、墙壁贴面等。与之同时,砖雕也有很大发展。 明朝在建筑技术上的进步主要有: 明十三陵中的明长陵 明长城 2.1 明代建筑简介 第三 ,琉璃制作技术进一步提高。琉璃塔、琉璃门、琉璃牌坊、琉璃照 壁等都在明朝有所发展,琉璃瓦在各地庙宇上普遍使用,色彩品种增多, 中国建筑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特点已达到成熟阶段。 明朝在建筑技术上的进步主要有: 广西大同九龙壁 山西广胜寺飞虹塔细部构造 2.2 都城建筑 ( 1 )南京城 明朝开国之初的五十三年( 1368 ~ 1420 年)建都在长江下游的南京。 永乐十八年( 1420 年)迁都北京后,南京成为明朝的留都。南京是在元代 集庆路旧城的基础上扩建的。南京城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旧城区、皇宫区、 驻军区。后两者是明初的扩展。环绕这三区修筑了长达 33.68 公里的砖石城 墙。现城墙尚存 21.35 公里。三区的中间位置,建有高大的钟、鼓楼,作为 全城报时之所,这显然是接受了元大都的遗规。 南京城城墙墙基用条石铺砌,墙身用 10 厘米× 20 厘米× 40 厘米左右的 大型城砖垒砌两侧外壁,中实杂土,唯有皇宫区东、北两侧的城墙全部用 砖实砌。在这座城墙之外,又修筑了一座长达 50 余公里的外郭城,把钟山、 玄武湖、幕府山等大片郊区都围入郭内,并辟有外郭门十六座,从而形成 保卫明皇宫的四道防御线,即:外郭、都城、皇城、宫城。 南 京 城 聚 宝 门 瓮 城 2.2 都城建筑 ( 2 )北京城 从永乐十八年( 1420 年)迁都到崇祯十七年( 1644 年)李自成破城为 止,明朝共有二百二十四年建都于北京。明初的北京城沿用了元都旧城的 基本部分,以后又多次扩建。城市的格局既有很强的继承性,又有自身的 特点。比起元大都来,北京城显得更加宏伟、壮丽。 首先 ,城墙已全部用 砖贴砌,一改元代土城墙受雨水冲刷后的破败景象; 其次 ,城濠也用砖石 砌了驳岸,城门外加筑了月城,旧城九座城门都建有城楼和箭楼,城门外 有石桥横跨于城濠上,桥前各有牌坊一座。 2.2 都城建筑 再者 ,城的四隅都建 了角楼,又把钟楼移 到了全城的中轴线上, 从永定门经正阳门、 大明门、紫禁城、万 岁山到鼓楼、钟楼这 条轴线长达 8 公里, 轴线上的层层门殿, 轴线两侧左右对称布 置的坛庙、官衙、城 阙,使这条贯串全城 的轴线显得格外强烈、 突出。 2.3 宫殿建筑 现存中国古代最大的建筑群 北京宫殿 ,曾经有二十四个明、清皇帝在其 内统治中国达五个世纪之久。宫殿的营建始于永乐十五年( 1417 年),完 成于永乐十八年(

文档评论(0)

zhaohuif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