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设计施工理念的发展及采用新技术.pdf

隧道设计施工理念的发展及采用新技术.pdf

  1. 1、本文档共1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隧道建设中基本理念的发展 和科技手段的应用 钟世航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北京水工资环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隧道设计施工的理念发展 上世纪60年代之前,在近200年的隧道施工史上基本施 工设计理念是通过支撑和及时衬砌去支顶和对抗围岩的压力 和变形。即用支护和衬砌顶住围岩的概念。 60年代之后,随着新奥法的推广和喷锚支护的广泛应用, 设计施工理念发展为通过加固围岩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 使支护与围岩作为和谐的统一体,使隧道得以稳定。我国从 七十年代中期开始,从较硬的围岩至软岩逐步推广利用围岩、 加固围岩、围岩和衬砌一体化 的理念。 八十年代初开始修建的大瑶山隧道是标志性的里程碑之 一。施工从小导坑开挖、木支撑再扩大成大导坑的办法改为 一次性半断面开挖、喷锚网加钢支撑联合初期支护的转变。 包括大瑶山隧道施工前,多个工程的试验段的研究实践到南 岭隧道多单位合作进行的的分段试验大断面开挖、喷锚初期 支护,到大瑶山隧道的工作。使我国隧道开挖从支顶围岩的 基本理念转变为利用围岩、加固围岩的基本理念,并使之成 为我国隧道设计、施工的基本理念,成为主流。喷锚网(局 部加钢支撑)全部取代了木支撑。 八十年代中期,大秦铁路隧道全面推广新奥法是这一基本 设计、施工理念成为主流的标志。但是由于基本理念的宣讲、 培训力度不够,使得支顶的概念并未能完全消除。利用围岩、 加固围岩的基本理念和相应的喷锚技术是与人们传统的思维相 左的,并不是看几篇文章就能领悟并能够很好地实行的。大秦 线各隧道都宣称使用了新奥法,但许多施工者未能领会其实质, 其中不少隧道或隧道段的施工者仍然认为用钢支撑顶住围岩是 主要的施工方法,于是不断继续出现塌方的现象,多处出现型 钢拱架被压得歪倒、扭曲的情况。这使得人们认识到一个新的 施工技术理念要不断宣传、培训的必要。新奥法创始人缪勒教 授 80年代在访问我国时曾说到,在欧洲他们在推行新奥法的隧 道时也只能相信少数的几个公司,因为他们对新奥法有深入的 了解,能够自觉应用它理念,达到好的施工效果。 需要研究岩体自承的机理,解决围岩稳定基本理论。有 多种理论,围岩自成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其中之一。 普济隧道实测围岩自承体系地质图 (由形变—电阻率法、声波法、位移计、地面预埋应变计等测定) 支护体系就是要维护和加固岩体使围岩自承体系 达到完善并稳定。 A. 隧道周边不同岩体的破坏由岩体结构所控制: 1、厚板体 板裂效应 2、薄板体 薄板弯张、脱层破坏 薄板体 薄板弯张、脱层破坏 3、块状岩体 不稳定结构体的滑移破坏 B. 喷射混凝土和砂浆锚杆对节理岩体的加固 70年代末冶金建筑研究院程良奎等的模型试验对喷射混 凝土和锚杆对节理岩体的加固试验很说明问题 试件名称 试件形式 破坏荷载 50吨荷载时拱中挠度 绝对(吨) 相对 绝对(mm ) 相对 块状围岩性 7.3 1 9 1 砂浆锚杆支护 50.7 6.95 1.2 1/7.5 喷混凝土支护 70.1 9.6 0.4 1/22.5 可见砂浆锚杆支护和喷混凝土支护对块状岩体的加固作用明显 C. 隧道围岩自承体系是在隧道开挖掌子面前方岩 体应力和变形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开挖后因支护对岩 体的保护而发展巩固,或保护不好而破坏、消失。 • 隧道掌子面前方岩体的力学形态 • 崾岘河黄土隧道采用及时的模筑衬砌后围岩自成 体系的消失 崾岘河黄土隧道采用及时的喷锚支护后围岩自成体系的巩固 松弛带用喷锚加固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