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卷.docxVIP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卷.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卷 注意事项: 1.考生作答时,选择题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其余各题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2.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63分) 一、古诗文阅读。(31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4题。(17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马说》《千金市骨》,完成1--3题。(12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①死马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③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④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⑤,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节选自《战国策·燕昭王收破燕》) 【注解】:①安事:要……何用 ②捐:弃 ③ 之:指死马 ④诚:真心 ⑤见事:被侍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B.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C.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D.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其真无马邪 其: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B.于是不能期年 期:一整年 C.策之不以其道 策:名作动词,用马鞭驱赶 D.今王诚欲致士 致:得到 3.下列对两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怀才不遇、有志难申的知识分子的愤懑和不平之情,对不能知人善任的昏庸统治阶级进行了嘲讽和鞭挞。 B.甲乙两文中“千里马”表面都指马,其实是喻指人才。 C.乙文写了“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购马,却购以五百金购的一死马,君王大怒,迁怒与涓人的故事,讽刺了统治阶级的昏庸无能。 D.乙文是寓言故事,告诫人们做事除了有良好的愿望,还必须有恰当的方法,要知道变通,因此我们不但要树立人才观念,更要合理的优化配置人才,用好的制度发挥人才优势。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8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分) (2)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4分)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5-6题。(8分) 即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 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 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 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 疑是武陵源。 5.从首联可以看出作者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由此联想到陶潜《桃花源记》中描写美景的哪个句子?(4分) 6.诗的颔联和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古诗文默写。(6分) 7.根据课文,用规范的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 (1)坐观垂钓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满面灰尘烟火色, 。(白居易《卖炭翁》) (3)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4)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小石潭记》中写由于动态的语句是:,。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0题。(10分) 又冷又干燥的南极,风景也是很特别 ①南极的自然条件太特殊:这里极度严寒,年平均气温-25℃;内陆地区甚至达到-60℃,比北极冷很多;这里又很干燥,空气湿度堪比撒哈拉沙漠;这里常常狂风肆虐,有地球上少见的12级以上大风,最怕的是“白化天气”——大风卷起地表的雪粒,遮天蔽日,能见度只有几米,人完全不能在户外活动,会被大风吹走,穿得再多也会飞速失温;这里还有长达半年的黑夜和太阳总是低垂的白天……在这片不适宜人类生活的大陆上工作,南极科考队员要经受非凡的艰险,却也能看到常人无缘得见的瑰丽风景。 ②南极大冰盖极其特殊,它虽然集中了全球70%的淡水,但是严苛的自然条件却拒绝了几乎所有生物,更吞噬过不少勇敢的人类生命。迄今为止,虽然南极已经有70多个科学考察站,但位于内陆冰盖之上

文档评论(0)

qing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