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名词解释和常用词.doc

  1. 1、本文档共1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和常用词.doc《古代汉语》名词解释和常用词.doc

王力《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 1、直音:用一个汉字直接标注另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例如《尔雅》郭璞注:“钊音招。”意思是说“钊”和“招”读音相同。 ??? 2、反切:是用两个字合起来为一个字注音,有时单称反或切,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注音方法。基本原则是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成被切字的读音。如“毛,莫袍切。” ??? 3、六书:文字学术语。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造和使用方式归纳为六种类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总称六书。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作了详细的解释。后人一般认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为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4、《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东汉许慎著。收字9353个,按文字形体及偏旁构造,分列540部,首创部首编排法。每字下的解释,大抵先说字义,再说形体构造及读音,依据六书解说文字。该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 5、古今字:训诂学术语。指同表某一字义而古今用字有异的汉字。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了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原先那个字的部分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如“责”和“债”、“莫”和“暮”等。 6、隶变:文字学术语。隶书是秦汉时期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字体,它在书写笔法上将小篆圆匀的线条改成点画,实现了汉字的笔画化,在字的形态上变小篆的长圆体而为扁方体,标志着汉字进入了今文字阶段。汉字的这次转变在文字学上有个专门的名称,叫“隶变”。 7、同源字:在汉字里有许多音同义近,或音近义同的字。这类字往往是语出一源,如“广”和“旷”、“线”和“贱”、决“”和“缺”等,语义相通(或相同),声音相近,所以称之为同源字。 8、右文说:文字学上一种从声符求字义的学说。形声字大都声旁在右。宋王子韶研究文字学,认为汉字类在左,义在右,字从某声即具某义。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贝之小者曰贱,皆以戋字为义。” 9、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汉语中的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了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的现象。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用如动词、动词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动词作状语等。 10、韵例:就是关于用韵的格律:在韵文中什么地方用韵,什么地方不用韵和怎样用韵。 11、韵部:古韵学家把古代韵文押韵的字分成类,每类叫一个韵部。 12、叶音:也称叶韵。南北朝以后的人读前人的韵文感到不押韵,就临时改变其中一些押韵的字的读音,使韵脚和谐。这是由于不懂古今语音不同所致,是错误的。 ??? 13、古音通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或本有其字,或本无其字,借用同音近音字表示,两个字本来形体不同,意义不同。如“蚤起”,“ 蚤” 通“ 早”。 ??? 14、三十六字母:音韵学术语。字母是古代用来标记声母的代表字,唐末守温和尚制定三十个字母,后来又有人增加了六个。三十六字母,大致反映了唐宋时代汉语声母系统的情况,按发音部位分为牙音、舌音、唇音、齿音、喉音五类,称为“五音”。三十六字母是见溪群疑等。 ?15、连绵字:两个字联缀在一起不能分开来讲的双音节词。从语言的角度来讲,就是“连绵词”。连绵字可以分为三类:双声字、叠韵字、非双声叠韵字。有人把“叠字”(或称重言)也列入连绵字之内。 16、句读:也叫“句逗”。古代称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书面上用圈(句号)和点(读号)来标记。 ??? 17、传:训诂学术语。指解释经义的一种体式。 18、注:训诂学术语。是一种解释经书词句意义,兼及订正衍讹的训诂体式。 19、笺:训诂学术语。补充、申发旧注原意,间抒己见的一种体式。此名源自东汉郑玄所作的《毛诗笺》。郑玄解《诗》依据毛传,从而引申生发,更下己意,故名之曰“笺”。后人注书,或宗主一家,并博引诸书以证之,亦称为“笺”。 20、疏:训诂学术语。指疏通旧注并加以引申发挥的一种体式。“疏”之名源于南北朝时讲论佛家的经典,当时称为“义疏”。唐时,“疏” 也称为“正义”, “正义”也就是厘正、阐发前人的义疏。 ??? 21、衍文:校勘学术语,简称“衍”,也叫“衍字”。用来指明古籍中多出了文字的现象。 22、脱文:校勘学术语,简称“脱”,也叫“脱字”。用来指明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 23、平水韵: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分为206韵,过于细,唐代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南宋平水刘渊,将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金人又减为106韵,被称为平水韵,又叫“诗韵”。为元明清以来作近体诗者押韵的依据,沿用至今。 ?? 24、平仄;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在诗和韵文中构成一种高低长短相互交替的节奏,即所谓的“声律”。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

文档评论(0)

yu8458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