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二7.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讲课配套课件.ppt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7.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讲课配套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斯大林!春天的太阳——这是你!你瞧一下,犹如洒下温暖的阳光,田野上麦穗串串,鲜花盛开,心搏得更欢,血变得更热。” “不可战胜者” “幸福的缔造者” “全世界的建筑师” 材料一: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去用了50年到100年所走过的路程。 材料二: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德国军队突袭苏联。一星期内,苏军损失兵力100万人以上,西部工业区全部沦陷。   希特勒微笑着声称要在莫斯科红场举行庆祝的仪式,但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德军不仅被全线扼止,而且开始遭遇反攻。   希特勒不明白,已经失去西部工业基地的苏联,为什么会越战越强?   即使在最艰苦的1942年,苏联飞机产量仍达到两万架以上,比德军几乎超出一倍。   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压倒了纳粹德国,成为制胜的利剑。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解说词 材料三:    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时间 粮食人均产量 (公斤) 肉类人均产量 (公斤) 1928~1929 470 35 1930~1932 460 20~25 1933~1937 440~450 15~20 1938~1940 420~430 25 1924年1月列宁逝世 “俄国人民掉进泥潭苦苦挣扎,对于他们来说最坏的事情莫过于列宁的诞生,而第二坏的事情则是他的死亡。”(丘吉尔) 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20岁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家。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了列宁的支持者。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简介:   也许纯属巧合,列宁以发源于西伯利亚的大河——勒那河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化名,而他的继任者则以一种硬度很强的金属——“钢”作为自己的姓氏。   正如这两个姓名的文字意义一样: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而斯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大国崛起》) 概念:斯大林模式 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1、社会主义工业化(1925) (1)背景   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 对此斯大林说了这样一段话:“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 ①苏联工业基础薄弱 ②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2)方针政策(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高速度,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 国际: 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优先发展重工业能够增强苏联的国防力量,维护民族独立 国内: 原有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基础落后 (3)成就: 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4)存在问题: 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民为工业化付出代价过大 2、农业全盘集体化(1927) (1)原因 直接原因: 主要原因: 粮食收购危机 工业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2)概况 (3)特点: 采取行政手段和消灭富农的政策 (4)评价 积极: 消极: 暂时有利于工业发展,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与苏联当时农村生产力不相适应,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 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标志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三、斯大林模式的特征 思想文化 政治 经济 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用行政命令手段管理经济,排斥市场调节 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民主法制不健全(大清洗运动) 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个人崇拜盛行 积极: ①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工业强国,为二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②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 消极 ①政治:高度集权、个人崇拜、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②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体制日益僵化,成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 四、斯大林模式的影响(评价 ) 1、(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文档评论(0)

海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喜欢并擅长诗词写作,喜欢搜集各科教学资料,与广大网友分享,以资教育教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