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活动、非正式课程与全方位学习.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課外活動、非正式課程與全方位學習 黃毅英、周昭和 香港中文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 從課外活動定義的「不算學分」談起 正如中國第一本有關課外活動的專著(李相勗、徐君梅、徐君藩,1936)中提到「從前課外活動的定義,有很多人下過……然而他們對於課外活動的解釋,大都是『學生在正課以外所參加的,同時不能獲得學分的活動。』」(頁1)。這其實是美國《教育詞典》 “Programs and events, carrying no academic credit, sponsored and organized by pupils’ or students’ organizations or by th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designed to entertain, instruct, and/or provide exercise of interests and abilities’ subject to some measure of control by the institution.” Good (1945, p.7).所下的定義,美國Frederick (1959) 的“The Third Curriculum”及本港的馮以浤先生 本會創會顧問。均沿用之,即「課外活動是指由學生團體或教育機構為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能力以及向他們提供娛樂和進行教育而舉辦的各種不算學分的活動」 “Programs and events, carrying no academic credit, sponsored and organized by pupils’ or students’ organizations or by th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designed to entertain, instruct, and/or provide exercise of interests and abilities’ subject to some measure of control by the institution.” Good (1945, p.7). 本會創會顧問。 黃毅英、林智中(1996)。 顏明仁、黃毅英、林智中(1997)。 學者們的課外活動定義強調「不算學分」,一方面認為這是學生的活動,應該容讓學生自主,有其成長的空間(Frederick, 1959;Hinton, 1964);另一方面,學分的外在誘因牽制了學生自由發展的方向,甚至人格模塑。「不算學分」以今日的用語,就是「低持分」(low stake)。回顧今天各種非學術表現評分、課外活動評估、甚至「每一證書加一分」 據稱有些中學自行收生時每一游泳、速算、跳舞等證書加一分。 據稱有些中學自行收生時每一游泳、速算、跳舞等證書加一分。 近年,教改提出全方位學習的理念。究竟它是要將「課外活動」的範圍擴張到全方位之學習呢?還是認為「課外活動」的理念已太陳舊,要以「全方位學習」取以代之呢?究竟兩者是同是異,後者為前者的所謂「新詮釋」李國章(16/9/2002)。當局致力推行全方位學習。「全方位學習簡介會暨賽馬會全方位學習基金成立典禮」講詞。.hk/gia/general/200209/16/0916193.htm還是兩者實有不可兼容之處呢?筆者認為這並非象牙塔內意識形態上之爭論,而是實際牽涉到課外活動的存亡乃至學生「生活空間」 李國章(16/9/2002)。當局致力推行全方位學習。「全方位學習簡介會暨賽馬會全方位學習基金成立典禮」講詞。.hk/gia/general/200209/16/0916193.htm 禍起蕭墻─不甘心於一個「外」字 「課外活動」一詞十分模糊。「課」是指課時、課室、還是課程呢?「課」倘是指前二者即指時間及空間,那就比較明確一點。若指後者,則課程一詞又有不同的定義!再者,「活動」一詞也很空泛。「活動」除了一般具體的活動,如嬉戲(play)、遊戲(game)、競技(sports)外,更可泛指一切人類的抽象思考和現象。 「課外活動」一詞的模糊,須從歷史中去考究。中國學校教育開始之初,正是中國廢除科舉後,學校生活仍以課堂唸書識字為主(楊慶餘、俞孝武,1997),「課外活動」其實隱含了「勤有功、戲無益」的集體符碼,但卻又可以成為潛移默化者之落腳點。在傳統教育下,這種「深思熟慮的模糊」 即故意不把說話的邏輯和語意講清楚,將其定義往「心理狀態」方向發展,祇限於「心理狀態」相同者始能接受。見南方朔(2001)。《在語言的天空下》。台北:大田出版有限公司。 即故意不把說話的邏輯和語意講清楚,將其定義往「心理狀態」方向發展,祇限於「心理狀態」相同者始能接受。見南方朔(2001)。《在語言的天空下》。台北:大田

文档评论(0)

35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