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课件模板:黍.pptVIP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课件模板: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 释:黍 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黍 异体字: ?? ??。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黍 说文解字: 黍 【卷七】【黍】 『說文解字』 禾屬而黏者也。以大暑而穜,故謂之黍。从禾,雨省聲。孔子曰:“黍可爲酒,禾入水也”。凡黍之屬皆从黍。舒呂切 『說文解字注』 (黍)許云雨省聲。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黍 说文解字: 則篆體當如是。引孔子曰者。其別說也。禾屬而黏者也。九穀攷曰。以禾況黍。謂黍爲禾屬而黏者。非謂禾爲黍屬而不黏者也。禾屬而黏者黍。禾屬而不黏者??。對文異。散文則通偁黍。謂之禾屬。要之皆非禾也。今山西人無論黏與不黏統呼之曰??黍。太原以東則呼黏者爲黍子。不黏者爲??子。黍宜爲酒、爲羞籩之餌餈、爲酏粥。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黍 说文解字: ??宜爲飯。禾黍稻稷各有黏不黏二種。按黍爲禾屬者。其米之大小相等也。其??異。禾穗下垂如椎而粒聚。黍??略如稻而舒散。?大暑而穜。故謂之黍。大衍字也。九穀攷曰。伏生尙書大傳、淮南、劉向說苑皆云。大火中種黍菽。而吕氏春秋則云。日至樹麻與菽。麻正??之誤。又夏小正。五月初昏大火中種黍菽糜。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黍 说文解字: 糜字因下文誤衍。諸書皆言種黍以夏至。說文獨言以大暑。葢言種暑之極時。其正時實夏至也。玉裁謂。種植有定時。古今所同。非可叚借。許書經轉寫妄增一字耳。以暑種故謂之黍。猶二月生、八月孰得中和。故謂之禾。皆以曡韵訓釋。从禾。雨省聲。舒吕切。五部。孔子曰。黍可爲酒。如稬與秫皆宜酒。故从禾入水也。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黍 说文解字: 依廣韵補故从二字。此說字形之異說也。凡云孔子曰者、通人所傳。以禾入水不見其必爲酒。故先雨省聲之說。而禾入水會意之說次之。今之隷書則从禾入水。不从雨省。凡黍之屬皆从黍。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黍 國語辭典: 黍 黍ㄕㄨˇshǔ 词性:名 植物名。禾本科稷属,一年生草本。叶细长而尖,有粗毛,平行脉。果实呈淡黄白色,带黏性。宜于大暑时植于旱田。 古代的一种酒器。《吕氏春秋·慎大览·权勋》:「临战,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阳谷操黍酒而进之」。汉·高诱·注:「酒器受三升曰黍」。 二一四部首之一。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黍 康熙字典: 黍 【亥集下】【黍】 黍·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0 【唐韻】【集韻】舒呂切【韻會】【正韻】賞呂切,??音暑。【說文】禾屬而黏者也。以大暑而種,故謂之黍,从禾,雨省聲。孔子曰:黍可爲酒,禾入水也。【字彙】粟屬。苗似蘆,高丈餘,穗黑色,實圓重,土宜高燥。【詩緝】黍有二種,黏者爲秫,可以釀酒。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黍 康熙字典: 不黏者爲黍,如稻之有秔糯也。【爾雅翼】黍,大體似稷,故古人倂言黍稷,今人謂黍爲黍穄。【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黍曰薌合。 又角黍。【續齊諧記】角黍,菰叶裹黏米爲之,楚俗投汨羅水祠屈原。 又地名。【左傳·哀七年】宋人築五邑,一曰黍丘。【註】梁國下邑縣西南有黍丘亭。 又【史記·秦本紀】秦取韓負黍。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黍 康熙字典: 又弓名。【荀子·性惡篇】繁弱鉅黍,古之良弓。 又黃鳥,一名搏黍。 又蟲名。【爾雅·釋蟲】委黍。【註】?婦別名。 又蓬名。【爾雅·釋草】薦黍蓬。 【六書·精薀】黍下從氽,象細粒散垂之形。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黍 音韵方言: 黍 国际音标 ?u??? 唐代读音 shiǔ 日语读音 KIBI 韩语罗马 SE 现代韩语 ? 客家话 [海陆腔] shu3 [客英字典] shu3 [沙头角腔] su5 [梅县腔] shu3 [台湾四县腔] su3 [宝安腔] su5 [客语拼音字汇] su3 [陆丰腔] shu3 粤语 syu2 近代音 審母 魚模韻 上聲 鼠小空; 中古音 審書母 語韻 上聲 暑小韻 舒吕切 三等 合口; 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模部 ;王力系统:書母 魚部 ;。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黍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黍」 鐵248.1合9951 「黍」 仲??父盤西周三代/十七/十 「黍」 說文?黍部 「黍」 睡.秦33 「黍」 「黍」 甲3034 「黍」 續4.27.6合9532。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黍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