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课时同步练习:7.1自由平等的真谛(无答案).docxVIP

2017-2018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课时同步练习:7.1自由平等的真谛(无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 NUMPAGES1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力上一律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平等不仅是法律的规定,更是文明社会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中“平等”表现在()①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②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③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平等④全体公民拥有同样的权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下列对平等的理解认识正确的有() 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②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③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我国已经消灭了不平等现象④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的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3.有人认为:“讲自由,就不能有任何的约束;有纪律的约束,就谈不上有自由。”这种看法() A.不懂得纪律是有约束力的B.不懂得自由与纪律是相辅相成的 C.不懂得纪律的重要性D.认识到自由是非常宝贵的 4.平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平等的两层含义是() ①人人平等②同等情况同等对待③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④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5.我国《宪法》第33条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对此规定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平等权是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它受法律保护 ②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③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 ④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这句话表明() A.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幸福感B.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C.自由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D.自由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7.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下列对平等理解正确的是() A.平等就是“等贵贱,均贫富”B.真正的平等不该有丝毫的不均衡)8.平等具有两层含义,它们分别指的是() A.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B.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C.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平等地接受法律制裁D.职位高特权多,职位低无特权 9.针对有关部门拟酝酿实行微博实名制这一消息,不少反对的网民认为微博是个人“言论绝对自由”的论坛,不应受任何干涉。这些人() A.把享受自由权利与遵守法律要求对立起来B.认为政治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C.肯定了应该保障公民享有和行使政治自由D.坚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0.下列对平等的表述,错误的是() A.平等是社会进步的体现B.从古至今,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 C.平等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之一D.今天平等已经是全世界公认的共同价值 二、非选择题 11.材料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某些民族分裂势力瞄准了中国庞大的网民群体,利用网络散布谣言,一些普通网民对于信息缺乏分析与辨别能力,随意转发,无意间成了网络谣言的“二传手”。 材料二国家网信办强调: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不得利用网络传播违法信息,网络自由也有边界。 你认为“网络言论自由的边界”是什么?你怎样理解两者的关系? 网络言论自由也是法律之内的自由,网络自由的边界是法治(法律)。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 12. 2017年8月8日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后,少数网民在互联网上散布地震谣言信息,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引发社会恐慌。公安部迅速奔赴四川、陕西等地开展查处工作。警方调查发现,网民陈某某、殷某某、金某某、齐某某分别假冒各种机构在微信群造谣,称周边地区将发生余震。公安机关已对这4名网民依法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1)网民陈某某、殷某某、金某某、齐某某被依法行政拘留说明了什么? 网络世界的自由也是法律之内的自由,网络自由一旦超出了法律的边界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2)有的人认为:“要自由就不要法治,要法治就没有自由。”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文档评论(0)

153****27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非专业程序员,熟练python爬虫,制作教育游戏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