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徽省安庆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doc

2019年安徽省安庆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19年安徽省安庆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诗歌传统中,和谐世界是诗人们从来追求的境界,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诗歌创作中重要的题村,同时,又是诗歌美学中重要的理论支柱。 在我们中华文化的思想宝库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重要的精神财富,也是诗人从事诗歌创作重要的理论源头。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万物具体形态的原始物质是“气”,万物都是禀赋了“道”而成了自然本性“德”,又禀赋了“气”而成了形态和形体之“形”。《老子?二十五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以自然为法的精神影响了历代的中国诗人,而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所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则在许多优秀诗人的笔下,成为他们表现人生和世界最高的境界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 这种境界的追求和创作实践,在中华优秀的诗歌长河中,形成了山水诗、边塞诗和田园诗的流派和传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范成大的“信步随芳草,迷途问小童”、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这些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歌佳句,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的基因,渗入每个中国人的血液,变成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人文理想和生命追求。 这种创作实绩经过历代诗歌理论家和美学家的总结和提炼,形成了中国诗歌传统的重要理论主流。唐代王昌齡首提“意境”一词,并称“理入景体”“景物兼意入兴”;宋代范希文提出“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明代谢榛提出“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到了晚清王国维则在《人间词话》中完成了意境之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有高格,自有名句”“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也”“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这些为我们熟知又为许多人淡忘的学说,构成了中国传统诗歌理论重要的内核:意境说。这种美学理想,表现的是意与境,情与景,神与形,交相融洽,高度统一,达到神形兼备的境界,而其反映和表现的人类理想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与世界和谐共处的境界。 作为中华诗歌传统中重要的财富,当代中国诗人十分重视在创作中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创造出更美、更加富于艺术魁力的诗篇。当代著名的青海诗人昌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范例。昌耀创作的大量诗篇,表现了青藏高原神奇的高山大川和人文精神,展示了高原大自然的天地精神和在这种精神熏陶下的人性魅力。昌耀在《答记者张晓颖问》文中写道:“青海的大自然,青海壮美的山河,也给我的诗注入了一种阳刚之气,这对我的诗的风格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青藏高原养育了昌耀这位诗人,诗人昌耀又用笔创造了一座新的高原。 (摘编自《中华读书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和谐既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重要的题材,又是诗歌美学中重要的理论支柱。 B.我国诗歌创作的主要理论来源于老子“道法自然”和庄子的“天人合一” C.在中华优秀诗歌长河中,各大流派均有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歌佳句。 D.“意境说”这一中国传统的古典诗歌重要理论直到晚清王国维才最后完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为依据,论证诗歌的创作要坚持以自然为法的精神。 B.关于如何创作与享受诗歌,文章先引出话题,接着逐层分析,最后举例进行印证 C.文章采用大量的举例论证,阐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诗歌创作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D.文章从思想源头入手,把创作实绩和理论举要结合起来,揭示了中华诗歌的传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对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就可能不会出现山水、边塞和田园等诗派。 B.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的基因。 C.人与自然一旦失去和谐,中国诗歌美学中重要的理论也会跟着失去其作用。 D.是青藏高原神奇的高山大川和人文精神孕育出了当代著名的青海诗人昌耀。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最后的苍鹰 袁良才 弋江像一条猛力的鞭子,从千山万壑间打出一条百转千回的水道,一路奔泻,一路狂呼,势不可挡,直扑扬子江口。 如今,江面上只剩下零零落落的打鱼的两头尖小船,货船、客轮几乎绝迹了,木筏、竹筏更是不见影踪了。当年那般喧阗热闹的弋江似乎一下子衰迈了,风光不再,一如岩爷看到的江天岩峰间的最后一只苍鹰的孤独寂寥身影,亦如风烛残年的日日浸在岁月

文档评论(0)

tim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