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案.docx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第 1 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重点) .经历等腰三角形的探究过程,能初步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难点) 一、情境导入 探究:如图所示,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照图中虚线对折并减去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 到的△ABC 有什么特点?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类型一】 利用“等边对等角”求角度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 50°,则这个三角形的底角的大小是( ) A.65°或 50° B.80°或 40° C.65°或 80° D.50°或 80° 解析:当 50°的角是底角时,三角形的底角就是 50°;当 50°的角是顶角时,两底角相等,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易得底角是 65°.故选 A. 方法总结: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已知一个内角,则这个角可能是底角也可能是 顶角,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类型二】 利用方程思想求等腰三角形的角度 如图,在△ABC 中,AB=AC,点 D 在 AC 上,且 BD=BC=AD, eq \o\ac(△,求)ABC 各角 的度数. 解析:设∠A=x,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各角的度数. 第 1 页 共 3 页 解:设∠A=x.∵AD=BD,∴∠ABD=∠A=x.∵BD=BC,∴∠BCD=∠BDC.∵∠A+ ∠ABD+∠ADB=180°,∠ADB+∠BDC=180°,∴∠BDC=∠A+∠ABD=2x.∵AB=AC, ∴∠ABC=∠BCD=2x.在△ABC 中,∠A+∠ABC+∠ACB=180°,∴x+2x+2x=180°, ∴x=36°,∴∠A=36°,∠ABC=∠ACB=72°. 方法总结: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可以得到角与角之间的关系,当这种 等量关系或和差关系较多时,可考虑列方程解答,设未知数时,一般设较小的角的度数为 x. 【类型三】 利用“等边对等角”的性质进行证明 如图,已知△ABC 为等腰三角形,BD、CE 为底角的平分线,且∠DBC=∠F,试 说明:EC∥DF. 1 解析:先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C=∠ACB,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到∠DBC= ∠ 2 1 ABC,∠ECB= ∠ACB,那么∠DBC=∠ECB,再由∠DBC=∠F,等量代换得到∠ECB=∠F, 2 于是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 EC∥DF. 解:∵△ABC 为等腰三角形,AB=AC,∴∠ABC=∠ACB.又∵BD、CE 为底角的平分 1 1 线,∴∠ DBC= ∠ABC,∠ECB= ∠ACB,∴∠DBC=∠ECB.∵∠DBC=∠F,∴∠ECB 2 2 =∠F,∴EC∥DF. 方法总结:证明线段的平行关系,主要是通过证明角相等或互补. 【类型四】 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进行证明 如图,点 D、E 在△ABC 的边 BC 上,AB=AC. 若 AD=AE,如图①,试说明:BD=CE; 若 BD=CE,F 为 DE 的中点,如图②,试说明:AF⊥BC. 解析:(1)过 A 作 AG⊥BC 于 G.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 BG=CG,DG=EG 即可得 第 2 页 共 3 页 出 BD=CE;(2)先求出 BF=CF,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解:(1)如图①,过 A 作 AG⊥BC 于 G.∵AB=AC,AD=AE,∴BG=CG,DG=EG, ∴BG-DG=CG-EG,∴BD=CE; (2)∵BD=CE,F 为 DE 的中点,∴BD+DF=CE+EF,∴BF=CF.∵AB=AC,∴AF ⊥BC. 方法总结:在等腰三角形有关计算或证明中,会遇到一些添加辅助线的问题,其顶角平 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是常见的辅助线. 三、板书设计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 (也称“三线合一”),它们所在的直线都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 等. 2.运用等腰三角性质解题的一般思想方法: 方程思想、整体思想和转化思想. 本节课由于采用了直观操作以及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 识,提高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感悟,因而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 掌握较好,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不足之处是少数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理解 不透彻,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和作业中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第 3 页 共 3 页

文档评论(0)

xiaoluping2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