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十八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无答案.doc

福建省莆田市第十八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无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省莆田市第十八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8分) 1.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 2.山寺钟鸣昼已昏,__________。 3.亲朋无一字,__________。 4.世间行乐亦如此,__________。 5.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________。 6.山不厌高,__________。 周公吐哺,__________。 7.哀吾生之须臾, __________。 二、基础知识(6分) 8.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 .契约 癖好 遥无音信 燥动不安   B .半晌 自栩 稍纵既逝 前合后偃 C .赫免 罪孽 委屈求全 礼上往来 D .亲眷 混淆 走投无路 繁文缛节 ?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虞延少为亭长,时王莽贵人魏氏宾客放从,延率吏卒突入其家捕之,以此见怨,故位不升。王莽末,天下大乱,延常婴甲胄,拥卫亲族,扞御钞盗,赖其全者甚众。 建武初,除细阳令。后去官还乡里,太守富宗闻延名,召署功曹。宗性奢靡,车服器物,多不中节。延谏曰:“昔晏婴辅齐,鹿裘不完;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以约失之者鲜矣。”宗不悦,延即辞退。居有顷,宗果以侈从被诛,临当伏刑,揽涕而叹曰:“恨不用功曹虞延之谏!”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于是外戚敛手,莫敢干法 干:触犯 B.帝既异之 异:认为……与众不同 C.自称南阳功曹诣阙 诣:到……去 D.信哉斯言 信:相信 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虞延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一组是( )(2分) ①魏氏宾客放从,延率吏卒突入其家捕之 ②婴甲胄,拥卫亲族,扞御钞盗 ③居有顷,宗果以侈从被诛 ④延陈其狱状可论者在东,无理者居西 ⑤有客马成者,常为奸盗,延收考之 ⑥衍惭而退,由是以延为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③⑤⑥ 13、把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延率吏卒突入其家捕之,以此见怨,故位不升。(3分) (2)显宗目之,顾左右曰:“朕之仪貌,岂若此人!”(3分) (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3分) 1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南海旅次? 曹松 ???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1)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颈联作一赏析。(3分) ???(2)诗的尾联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请简要赏析。(3分)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8.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孔子跟弟子们不知道渡口在哪里,所以让子路去打听。长沮知道“那个拿着缰绳的人”是孔子后,没有告诉子路渡口在哪儿,因为他认为孔子周游列国,路况熟悉,肯定知道渡口的位置。 B.子路转而向桀溺打听渡口,桀溺同样没有回答子路的问题,而是告诉子路:天下混乱,你跟谁来改变它呢?你与其追随孔子这种避人之士,哪里比得上追随我桀溺这样的避世之士,出世而隐居呢! C.桀溺表现得咄咄逼人,直接质问的是子路,最终针对的是孔子。桀溺说完后“耰而不辍”的动作,显示了他瞧不起孔子师徒人生选择的神情态度。 D.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孟子则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他们的人格和人生追求,都可以用儒家本身的范畴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模式。 19.阅读下面选段,结合上面的选段,说说孔子跟长沮、桀溺、荷蓧丈人一类的人物有什么异同?(4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

文档评论(0)

qinghe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