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之图说历史秦杜虎符:中华现存最早调兵凭证素材.doc

高中历史之图说历史秦杜虎符:中华现存最早调兵凭证素材.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秦杜虎符:中华现存最早调兵凭证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众多珍藏中,有一件镇馆之宝分外令人关注。这件藏品长仅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但传神夸张的造型和精美绝伦的错金工艺令人感叹不已。它就是战国时代秦杜县的遣兵虎符,也是中华现存最早的调兵凭证。   价值连城错金工艺   秦杜虎符由左右两半组成,两半的形状、铭文都是相同的,合在一起就成为调兵的信物。两半虎符的背面各有榫卯,一一对应,就好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样,只有同为一组的虎符才能合在一起,才能起作用,这就是“符合”二字的来历。   杜虎符的虎作直立行走状,昂首,尾端蜷曲,背面有卯槽,颈上有小孔。身上有错金铭文9行文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但是,如果遇到紧急情况,看到烽火台燃起烽烟,将军不等到君王的右符来到,也可以自作主张出兵救驾。杜虎符铭文是所有出土虎符中铭文最长的一件,且保存完好,特别是错金字,精致优美。   战国时,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虎符的作用。目前发现的虎符都是秦国的,共三件:秦新郭虎符、秦杜虎符、秦阳陵虎符。另外一件虎符的发现还很有趣。它是原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在重庆偶然发现的。抗战期间,郭沫若在重庆,空闲之时,他喜欢逛逛地摊。有一天,他在地摊上发现了一件造型古朴的铜老虎,认为它可能是件文物,便随手拿起来观看,不想这铜老虎突然分成两半,对文物素有研究的郭老马上意识到这可能是兵符,随即买了下来。拿回去之后仔细考证,果然是一件古代虎符。谁也没有想到,一件极其罕见、极其珍贵的文物,就这样戏剧性地被发现了。   发现者:一套军服换虎符   据介绍,秦杜虎符出土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西安市南郊北沈家桥村少年杨东峰在村西帮助大人平整土地时,铁锨碰上了金属硬物,他拾起那块拳头大小、裹着泥土的金属物在铁锨背上磕了几下,一件类似动物形状的铜质器物便显露了出来。拿回家的金属动物被东峰放在了自家院中的窗台上。因为当废铜卖太轻,值不了几个钱,于是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这件金属动物成了东峰姐姐几个孩子手中的玩物,被他们在游戏中丢来摆去,渐渐地便摩挲出了其上的金黄色文字。文字为篆书,杨东峰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揣着这件神秘器物来到西宁市文物商店。文物商店的人员也搞不懂眼前的器物,便告诉他到碑林博物馆看看。于是杨东峰来到了碑林博物馆,碰巧便遇到了考古专家戴应新先生。   发现虎符的杨东峰仅仅要求一套红卫兵穿的军服作为代价,博物馆没有军服,于是给了他几十元钱。现在,杜虎符已是著名的文物而价值连城,珍藏在博物馆中。   错金文字破解历史悬案   戴应新邂逅这件珍宝后,运用其学识及其日后的研究工作,印证和破解了众多的历史疑案。其间,戴应新和杨东峰交谈,详细了解了虎符发现的前后经过,还多次请杨东峰领路到北沈家桥村现场查看,结合对虎符上多个文字的破译,最终雄辩地印证和诠释了以下问题:   一是通过对虎符文字的研究,搞清了该枚虎符乃战国时秦国杜县军事首领所有,客观地印证了秦国在少陵原西周杜伯国封地(今西安市东南)设杜县的历史。二是它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了战国时期虎符调兵遣将制度的历史,即调动军队时,由君主或皇帝派出的使臣将符相合,方能调兵。   1991年3月,距少陵原不远的雁塔区杜城村立碑追记了自西周杜伯封地于此建立杜伯国,至秦国设杜县于此。秦杜虎符的出土地北沈家桥村距杜城村仅1.3公里,虽然已无法考证数千年前是何人在何种情况下将这枚虎符遗失在此的,但可以想象,昔日曾有多少惊心动魄的事情在此上演。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