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行为科学.ppt

  1.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讲: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第一节:行为科学管理综述 第二节:梅奥与霍桑试验 第三节:激励行为与群体行为理论 第四节:领导行为理论 第一节:行为科学管理综述 观察一个人,不要看他怎么说,关键要看他怎么做。-----帕累托 1、行为科学的定义 所谓行为科学,是利用许多学科的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以预测、控制和引导人的行为,达到充分发挥、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人的行为都是发生在一定的组织和群体中,在一定主管人员的领导和控制下表现出来的。因此,它不仅与个体的行为基础有关,还与群体环境和管理人员的领导方式有关。人的行为研究就是关于上述各方面的研究。在西方,对于人的行为的研究归纳起来可分为个体行为研究、群体行为研究、领导行为研究、组织行为研究等几个部分。 2、行为科学管理产生的历史背景: 政治上:泰勒的科学管理把工人当做机器,导致劳资纠纷和工人罢工此起彼伏; 经济上:经济危机使科学管理论不能有效的管理工人,提高劳动效率; 理论上: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发展并被引入到管理学中。 3、代表人物及其学说名称 乔治·埃尔顿·梅奥?? 霍桑实验 亚伯拉罕·马斯洛???? 人类需要层次理论 克莱顿·奥尔德弗???? 生存关系及发展理论 赫茨伯格???????????? 双因素理论 弗鲁姆?????????????? 期望理论 麦克利兰???????????? 成就需要理论 麦格雷戈???????????? X-理论; Y-理论 波特·劳勒?????????? 综合激励模型 埃德加·沙因???????? 复杂人假设 卡特·勒温?????????? 群体动力学 亨利???????????????? 领导者品质理论 布莱克,莫顿???????? 管理方格理论 4、人性假设: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复杂人、全面发展的人 5、基本特征:重视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等对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效果)的作用。 第二节:梅奥与霍桑试验 1、实验的背景: 目的: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无法解决劳资纠纷和罢工,那么,到底什么是决定工人劳动效率的原因呢? 地点: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 时间:1924—1932年,分四个阶段:照明实验、福利实验 、访谈实验 、群体实验。 ?2、车间照明实验——“照明实验” 实验的目的:为了弄清照明强度对生产效率所产生的影响 ; 实验的过程:实验是在被挑选的两组绕线工人中间进行的,一组是实验组,一组是参照组,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组无论是不断增加照明强度还是不断降低照明强度,实验的结果是两组的产量均大大增加了,而且增加量几乎都相等,两组的效率也几乎没有多大差异。 实验的结果:改善照明对生产效率没有多少积极影响,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工人的生产效率提高了呢 ? 梅奥的解释 解释霍桑实验秘密的关键因素是“小组精神状态的一种巨大变化”。他认为,在实验室中的工人是成为社会单位,对于受到实验者愈来愈多的关心而感到高兴,这样就使得被实验者有一种参与实验的感觉,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3、继电器装配实验——“福利实验” 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福利待遇的改变与生产效率的关系。但经过两年多的实验发现,不管福利待遇如何改变(包括工资支付办法的改变、优惠措施的增减、休息时间的增减等),都不影响产量的持续上升,甚至工人自己对生产效率提高的原因也说不清楚。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工人生产效率的提高呢? 梅奥的解释 导致生产效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如下: (1)、参加实验的光荣感。实验开始时6名参加实验的女工曾被召进部长办公室谈话,她们认为这是莫大的荣誉。这说明被重视的自豪感对人的积极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管理方式的改变带来士气的提高和人际关系的改善所引起的 。 4、大规模的访谈计划——“访谈实验” 目的:既然实验表明管理方式与职工的士气和劳动生产率有密切的关系,那么就应该了解职工对现有的管理方式有什么意见,为改进管理方式提供依据。于是梅奥等人制定了一个征询职工意见的访谈计划,在1928年9月到1930年5月不到两年的时间内,研究人员与工厂中的两万名左右的职工进行了访谈。 实验的过程 研究者在工厂中开始了访谈计划。此计划的最初想法是要工人就管理当局的规划和政策、工头的态度和工作条件等问题作出回答,但这种规定好的访谈计划在进行过程中却大出意料之外,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工人想就工作提纲以外的事情进行交谈,工人认为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公司或调查者认为意义重大的那些事。访谈者了解到这一点,及时把访谈计划改为事先不规定内容,每次访谈的平均时间从三十分钟延长到1-1.5个小时,多听少说,详细记录工人的不满和意见。访谈计划持续了两年多。工人的产量大幅提高。 梅奥的解释 工人们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方法存在许多不满,无处发泄,访谈计划的实行恰恰为他们提供了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