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文献大全:玉器大赏及相关知识.pdfVIP

知识文献大全:玉器大赏及相关知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识改变命运 勤奋塑造成功 整理人 落叶 时间 2011-4-15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新石器时代玉器大赏 玉兽面纹圭 玉兽面纹圭,长 21.8cm,宽 5.5cm,厚 0.9cm 。 玉料表面经染色呈漆黑色,器身扁而长,一端略宽,有刃,另一端有一孔。圭两面皆有纹饰, 一面中部为阴线兽面纹,兽面的上、下方分别饰阴线绳纹及成组的凸线,另一面的主体纹饰 同前一面大体相同,下方有一组凸线构成的变形兽面纹。目前为止,考古发掘中尚未发现有 类似凸线纹饰的玉圭,对这件玉圭的制造年代,学者多有推测,一些学者认为,玉圭应为新 石器时代晚期的作品。 玉鹰攫人首佩 玉鹰攫人首佩,长 9.1cm,宽 5.2cm,厚2.9cm 。 佩玉料呈青黄色,局部有褐色斑,片状,边缘略薄,两面图案相同。作品上部为一只展翅之 鹰,鹰头侧转,双爪下垂各抓一人首。作品为镂雕,鹰身上的一些装饰纹用凸起的线条组成, 这些工艺同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的玉器工艺类似。 同样题材的镂雕玉器在上海博物馆及天津艺术博物馆都有收藏,带有类似的鹰鸟纹图案的玉 圭在一些博物馆也有收藏,有的学者推测这些作品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制造。此佩图案较复杂, 鹰翅上端与人首间装饰的含义尚不明确,作品表现的可能是远古时期的氏族图腾,鹰是氏族 的徽号,而鹰爪抓的应是战败的敌人之首级。 玉花斑弧刃斧 玉花斑弧刃斧,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长 23.7cm,宽 8.7cm 。 此玉斧玉料呈青灰色并有较多的自然纹理而形成暗花。斧为长条形,略扁,刃部呈前凸的弧 状,斧顶略窄,近顶部有一圆孔。 此玉斧于 1987 年在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新石器时代墓地的 M4 号墓葬出土。墓葬中有大量 的随葬玉器,其中包含许多精品,如玉勺、玉龟甲、玉刻图板等,并有大量玉斧。由此推测, 墓主人是地位显赫的人物,所葬玉斧既象征权力,又标志着财产的丰厚。此件玉斧是随葬玉 斧中制作最精致的一件,斧的刃部锋利,有一定的厚度和重量,具有实用性。其玉材虽因埋 葬时间久远而发生了颜色的变化,但仍不失华丽的本色。斧的表面光滑,磨制精细,顶部略 糙,可知顶部原嵌于木柄中因而未将其磨光。此件作品显示出玉斧由实用工具向礼仪用器的 转化。 [img]/attachments/day_050304/0G7qLDfu6HI0LirIA==_0CR qtCnbbi.jpg[/img] 玉刻图长方形板 玉刻图长方形板,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长 11.4cm,宽 8.3cm,厚 0.7cm 。 玉板片状,中部微隆起,边缘呈阶状凹下。玉板表面饰有阴线琢出的环形图案及放射形的箭 头状图案。 此玉板于 1987 年在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出土时夹于玉制的龟背甲及 腹甲之间,表明它是占卜的工具。对于图案所表现的内容,学者们有多种解释,或认为是上 古之时的河图、洛书,或认为是文字产生前的八卦图像,或认为另有含义。总之,其文化内 涵极其深刻,尚需作深入的探讨。 玉立人 玉立人,高 9.6cm,肩宽2.3cm,厚 0.8cm 。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 玉料因受沁呈鸡骨白色。玉人作立状,方头,以阴线方格纹刻划出冠,大眼,三角形鼻,大 嘴,唇上有须,两耳垂处各有一圆形钻孔。双臂贴胸而抱,十指分开,腕部有阴刻衣纹。束 腰上雕出斜纹带饰。双腿间有缝隙,雕出脚趾。 此玉人比例匀称,雕刻刀法简练,展示出古人部分服饰的简貌,也反映了江淮地区史前时期 匠人们的雕刻技能,为迄今所见新石器时代最完整的直立玉人。有人称此时期为含山文化时 期。含山文化,1987 年发现于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它晚于同一地 域的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而应早于良渚文化,与同一地区的薛家岗文化相当,是中国 早期玉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 玉双虎首璜 玉双虎首璜,长 11.9cm,厚 0.4cm 。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 璜为较窄的弧形,近于半圆,中部厚,边缘略薄。璜两端呈虎首形,形似剪影,其上有阴线 界出的五官,虎的獠牙极夸张,虎眼用穿孔表示,孔中可穿绳系挂。 此玉璜虎形之表面特征明确,说明在新石器时代虎与人关系之密切,在社会生活中已出现对 虎的崇拜,这对于了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期人们的生活及普遍存在的动物崇拜非常 重要。 此璜为 1987 年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墓葬出土。 玉环

文档评论(0)

158****6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