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执业药师考前培训《药物化学》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01.ppt

2014年执业药师考前培训《药物化学》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01.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十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重点难点 重点: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吲哚美辛的名称、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及临床用途。 难点:典型药物的化学结构及结构特点。 COX-2抑制剂 特点:无胃肠道不适反应,但抑制PG合成,使前列腺素与血栓素平衡失衡,血栓素升高形成血栓引起心脏病发作、心肌梗死、卒中,因此本类药应该有警示标志。 塞来昔布和怕瑞昔布具有磺胺基本结构,因此可能过敏,前者咪唑、后者恶唑。 前者关节疼痛治疗,后者术后疼痛短期治疗。 怕瑞昔布是伐地昔布的前体药。 第三节抗痛风药 特点:腺嘌呤 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尿酸 鸟嘌呤 黄嘌呤 痛风 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形成。 秋水仙碱用于痛风性关节炎,但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致畸。 丙磺舒(对二丙磺酰胺苯甲酸),代谢物经肾排出。本品不能与水杨酸类、利福平类磺胺类、甲氨蝶呤、环磷酰胺、氯噻酮合用。抑制尿酸在肾小管的重吸收。 别嘌醇(腺嘌呤的氨基被羟基取代) 苯溴马隆用于原发性高尿酸血症。 第三十一章 抗变态反应药 (组胺H1受体拮抗剂 ) 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引发抗原—抗体反应时,引起肥大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释放出组胺,与组胺受体作用产生病理生理效应。 H1受体构效、代谢、不良反应 构效:Ar R1 Ar X (C)n N R2 代谢:氨基醚类N去甲基半衰期短;丙胺类N去烷基半衰期长QD,三环类肝微粒体代谢。 不良反应:中枢抑制作用—嗜睡;抗胆碱作用---口干舌燥、眼压升高、尿潴留;心脏---Q-T延长心动过速;体重增加—加速排空。 概述 H1受体拮抗剂包括经典的H1受体拮抗剂(第一代抗组胺药 )和非镇静性H1受体拮抗剂(第二代抗组胺药 )。 组胺作用于H1受体,引起肠道、子宫、支气管等器官的平滑肌收缩,严重时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致呼吸困难。还可引起毛细血管舒张,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产生水肿和痒感,出现过敏反应的症状。 第三章 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按化学结构分类可分为乙二胺类、氨基醚类(盐酸苯海拉明)、丙胺类(扑尔敏)、三环类(他定类、赛庚啶、酮替芬)、哌嗪类(西地利嗪)、哌啶类(诺阿司咪唑、咪唑斯汀、非索非那定)等。 除乙二胺类外,其他5种结构类型均开发出了非镇静性H1受体拮抗剂。 第三节 组胺H1受体拮抗剂 典型药物 马来酸氯苯那敏 Chlorphenamine Maleate 本品具有升华性,升华物为特殊晶形,可与其他H1受体拮抗剂区别。 本品分子中的马来酸是较强的酸,故其水溶液呈酸性。 本品分子结构中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存在一对光学异构体,右旋体(S构型)的活性强于左旋体(R构型),药用为其外消旋体。 第三节 组胺H1受体拮抗剂 · 本品的马来酸结构中有不饱和双键,加稀硫酸及高锰酸钾试液,红色褪去。 本品具有叔胺结构,与枸橼酸-醋酐试液在水浴上加热,呈红紫色。 本品用量小,副作用小,适合小儿使用。主要用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各种过敏性皮肤病等。 马来酸氯苯那敏 典型药物 · 盐酸赛庚啶 Cyproheptadine Hydrochloride 其水溶液显酸性。 本品中含1.5分子结晶水,在溶解过程中溶液有乳化现象。 本品具有叔胺结构,与硫酸甲醛试液作用,显灰绿色。 本品临床用于荨麻疹、血管性水肿、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其他过敏性瘙痒性皮肤病。 本品结构中含有不饱和双键,对光敏感,应遮光,密封保存。 本品的饱和水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 典型药物 第三节 组胺H1受体拮抗剂 · · · HCl · 盐酸西替利嗪 Cetirizine Hydrochloride 本品为哌嗪类非镇静性抗组胺药,临床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 应遮光密闭保存。 典型药物 第三节 组胺H1受体拮抗剂 · 盐酸苯海拉明 Diphenhydramine Hydrochloride 本品为醚类化合物,化学性质不活泼,纯品对光稳定。当含有杂质二苯甲醇时,在日光下渐变色。 本品虽为醚类化合物,但由于自身结构特点,分子中有两个苯环与同一个α?碳原子存在共轭效应,比一般的醚更易受酸的催化而分解,生成二苯甲醇和二甲氨基乙醇,二苯甲醇水溶性很小,分散在水层,呈白色乳浊,如加热煮沸,则聚集成油状物,放冷,凝固成白色蜡状固体,紫外光也催化这一分解反应。本品在碱性溶液中稳定。 典型药物 第三节 组胺H1受体拮抗剂 ·HCl 学习小结 重氮化-偶合反应 * * 感冒发

文档评论(0)

文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