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发展心理学各龄阶段心理发展图式.docx

经典发展心理学各龄阶段心理发展图式.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图式 婴儿期 幼儿期 童年期 青春期 青年期 中年期 老年期 年 龄 0-3岁 3-6岁 7-12岁 11.12—15.16岁 17.18-35岁 35.40-60.65岁 60岁以上 总特征 动作发展 游戏 学习 生理和心理矛盾 一般特征 生理变化 心理变化观 认知发展 感知觉发展 记忆发展 思维发展 言语发展 言语发展 记忆发展 思维发展 记忆发展 思维发展 记忆发展 思维发展 智力发展 思维发展 感知觉变化 记忆发展变化 创造力发展 感知觉退行性 记忆年老变化 思维年老变化 社会性发展 情 绪 气 质 社会性依恋 自我意识发展 自我意识 道德行为 性别角色 同伴期 第一反抗期 自我意识 亲子关系 同伴关系 友谊发展 欺负与被欺负 自我意识 情绪变化 第二反抗期 人际关系发展 自我意识发展 人生价值观确立 亲密感建立 社会关系变化 职业适应 人格变化 自我意识发展 人格变化 职业变化 人际关系变化 退休前后生活变化 人际关系变化 人格变化 死亡来临 生理卫生 ①保证婴儿充足的营养和睡眠 ②关注婴儿情感需要,建立安全型母婴依恋 ③针对不同类型气质特点积极对待婴儿 ④促进婴儿的认知活动 ①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 ②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 ③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④培养其独立性 ①学会学习 ②培养良好品质 ①进行青春期性教育,做好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 ②尊重少年儿童的独立意识,帮助他们顺利渡过反抗期 ③教给青春期少年儿童情绪调控方法,消除不良情绪 ①树立正确的择偶观,正确对待爱情中的挫折 ②增强择业意识的自主性,促进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 ③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积极适应社会变化 ①劳逸结合,避免心理疲劳 ②培养豁达的人生观,战胜中年危机 ③正确处理家庭和工作关系 ①提前做好退休后的生活准备 ②生命不息,活动不至 ③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④坦然面对死亡 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总特征 年龄阶段 总特征 主 要 观 点 婴儿期 0-3岁 动作 发展 ①婴儿动作发展始于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和继而发展起来的无条件发射。 ②婴儿动作的发展规律: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具有一定方向性和顺序性(头尾、近远、大小) ③婴儿主要动作是手的抓握动作和独立行走。手的抓握发展的重点是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独立行走的意义在于:使活动具有主动性、大认知范围、增加了与周围人的交往机会。 幼儿期 3-6岁 游戏 ①关于游戏理论:精力过剩论;精神分析论;练习论;重演论;娱乐论;认知论。 ②儿童游戏的发展:成人—婴儿游戏(1岁以内)、实物游戏(2岁)、模仿性游戏(婴儿末期);象征性游戏(幼儿);规则性游戏(童年) ③游戏的社会性发展:独自游戏(婴儿期)、平行游戏(幼儿初期)、联合游戏(幼儿中期和末期)、合作游戏(幼儿中期) ④游戏的意义:促进儿童认知发展、参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实现自我价值,体现创造性、培养健全人格。 童年期 7-12岁 学习 ①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和强制性。 ②学习兴趣的发展:从对外部活动的兴趣转向学习内容的兴趣;从兴趣的不分化到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对游戏兴趣的作用逐渐降低。 青春期 11.12—15.16岁 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 ①生理发育高峰:身体外型的变化(身高、体重、头面部)、生理机能变化、性发育和成熟(性器官发育、第二性特征出现、性机能成熟) ②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征:成人感与半成熟状态的矛盾、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的矛盾、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的矛盾、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青年期 17.18-35 一般 特征 ①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 ②进入成年社会,承担社会义务 ③生活空间扩大 ④ 开始恋爱结婚 中年期 35.40-60.65岁 生理 变化 ①身体变化 ②更年期 老年期 60岁以上 心理变化观 ①老年丧失期观:把老年的心理变化描写成不断老化和衰退,没有发展。主要依据是:把人看作是生物机体,其心理活动随着机体的衰退而衰退;认为心理发展是单向前进的,不可逆转;认为年龄是心理发展或衰退的根据,普遍适用。 ②毕生发展观:德国巴尔特斯提出,主要观点是: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不同心理机能发展的形态和变化速率有差异,发展早的,衰退也早;心理发展总是由生长和衰退两个方面结合而成;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可塑性;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为成熟、社会历史文化、非规范时间。 各年龄阶段认知发展图式(一) 年龄阶段 认知特点 具 体 内 容 婴儿期 0-3岁 感知觉发展 ①视觉发展:视觉集中、视觉追踪、颜色视觉、对光的视觉、视敏度 ②听觉发展:听觉辨别力、语音感知

文档评论(0)

优美的文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