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气候的设计策略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合气候的设计策略 ? 区域性气候建筑设计策略 ? 微气候建筑设计策略 ? 传统方法与现代策略 ? 湿热气候区 ? 干热气候区 ? 温和气候区 ? 寒冷气候区 ? 建筑材料 ? 维护结构 ? 建筑体形 ? 朝向和通风采光 区域性气候建筑设计策略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及气候因素 建筑气候策略 湿热气候 区 温度高(15℃ - 35℃),年平均气温在 18℃左右 , 或更高 年较差小 年降水量≥ 750mm 潮湿闷热 , 相对湿度≥ 80 % 太阳辐射强烈 , 眩光 遮阳 自然通风降温 低热容的围护结构 干热气候 区 太阳辐射强烈 , 眩光 温度高(20℃~40℃) 年较差、日较差大 降水稀少、空气干燥、湿度低 多风沙 最大限度的遮阳 厚重的畜热墙体增加热稳定性 利用水体调节热气候 内向型院落式格局 温和气候 区 有明显的季节性温度变化 ( 有较寒冷 的 冬季和较炎热的夏季 ) 月平均气温的波动范围大 , 最冷月可 低至 - 15℃,最热月则高达25℃ 气温的年变幅可从 - 30℃到37℃ 夏季 : 遮阳、通风 冬季 : 保温 寒冷气候 区 大部分时间月平均温度低于15℃ 日夜温差变化较大 风 严寒 雪荷载 最大限度地保温 干热性气候区设计策略 干热性气候区设计策略 湿热性气候区设计策略 湿热性气候区设计策略 温和性气候区设计策略 温和性气候区设计策略 寒冷性气候区设计策略 寒冷性气候区设计策略 微气候建筑设计策略 ? 微气候建筑设计是指在大范围的气候条件影响下,对建筑自身所处的具体 的环境气候要素加以利用和改善,营造能充分满足人的舒适条件的室内外 环境。 ? 特点: 1 、考虑建筑周围小范围空间的气候特征 ? 2 、考虑建筑外部环境﹑空间﹑构造﹑材料 传统方法与现代策略 ? 传统地方建筑的气候策略 ? 现代建筑适应气候的探索 ? 高技派的技术策略 传统方法与现代策略 ? 传统地方建筑的气候策略 ? 现代建筑适应气候的探索 ? 高技派的技术策略 传统地方建筑的气候策略 对气温关注: 寒冷性气候的传统地方建筑为 了满足保温 的要求,就地取材, 利用石块土坯砖建造厚重封闭 的围护结构。在北极冰原地带, 因纽特人利用雪块砌成半球体 的圆形雪屋抵御严寒。 从建筑体形来说,雪屋已经将 房屋外表面散热面积减至最低 内壁衬以皮毛作为隔热层,加 上入口分级处理等措施,室内 温度可达 15 ℃。这种建筑对于 严酷气候的极强适应性。 传统地方建筑的气候策略 传统地方建筑的气候策略 湿热性气候区:利用木材﹑茅 草﹑芦苇和树叶来建造轻质通 透和架空的维护结构 干热性气候区:利用岩石﹑土坯转 和生土控制室内温度 屋顶表面温度 室外空气温度 室内空气温度 传统地方建筑的气候策略 对太阳辐射的关注: 太阳辐射对于传统建筑影响至 深,美洲安奈沙兹人的“悬崖 宫殿”利用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规律,在冬季取暖和夏季遮阳 之间找到平衡点,中国传统的 院落式民居南北朝向有利于从 太阳获得热量 传统地方建筑的气候策略 中国传统的院落式民居南北朝向有利 于从太阳获得热量。在遮阳方面,中 东传统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