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第四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docxVIP

2018-2019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第四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2019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第四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在方言里找寻地域文化自信 李晓 ①贺知章耄耋之年,告老还乡,见物是人非,不禁生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感慨。“乡音”是一枚镌刻在我们身上独有的印记,生生不息、根脉相传,它是来自故乡的慰藉,是地域文化形成的底色。 ②方言与一个地域的气候、地貌一样,历经千百年,不断被筛选、吸收、同化而形成。这些夹杂着泥土气息的话语,或源于市井生活的寻常琐事,或源于茶余饭后的家长里短,它收纳了民间的智慧,采集了地域的精华。翻过一座山,音调就转变;走过一陇田,意义大不同。你可以讲着吴侬软语,夜话闲谈;也可以侃着东北话语,把酒言欢。正是因为这种特色,才赋予了方言承载文化的使命;也正是因为这个载体,我们的文化才得以遍地开花、异彩纷呈。以融入了方言的地方戏曲为例,无论是秦腔豫剧,还是京剧黄梅,那些生动鲜活、合辙押韵的戏词,唱出了亦俗亦雅的风情,也唱出了中华文化的特色。试想,如果唱词千篇一律,那么何来不同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何来文化生命力的延续?正是因为方言的异质性,才带来它的不可替代性,这是地理与历史赋予我们的文化财富,弥足珍贵,价值连城。 ③而今,传统的乡音却变了味道,它被贴上了“土”“俗”的标签,并成为“有无文化”的衡量标尺。打工返乡的青年们羞赧于它的腔调,刚刚入学的孩童在学会标准发音的同时,也在遗忘自己曾经熟悉的语音。方言的日渐式微,牵动我们的不仅是乡愁,它折射的是一种地域文化自信的缺失,这或许是我们最该扼腕叹息之处。 ④文化不能简单地用“优劣”二字加以评判。你可以津津乐道上海方言的机智敏捷,也可以大加赞赏天津方言的诙谐幽默,还可以对齐鲁方言的纯粹耿直加以欣赏,它们是多元、独特而又平等的。对于方言的流失,我们更应从大众心理的角度来考量。今天,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人员流动日渐增多,这种流动对方言的冲击显而易见。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城市文明对乡村文化碾压式的优势显现,使包括方言在内的农村文化不断被漠视,而这种文化信号的衰减很可能是无可补救的。 ⑤方言早已成为与故乡这片土地难以割裂的一部分,任何语言不假思索地堆砌于此便会显得水土不服、格格不入。好比我们的容貌与声音,与生俱来,独一无二,倘若真用人工的方式加以改变,自会有它的蹩脚与尴尬。方言就是那告知了我们“从何处而来”的文化源头,我们在奔波忙碌中找寻地域文化自信,却不以为然地忽视了它。它以自身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将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因素汇集起来,无论是民俗故事,还是戏曲民谣,以及属于这个地域的秉性与品格,这都是地域文化的特色,也是地域文化自信的根源所在。 (选自2016年3月30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6.作者提出“在方言里找寻地域文化自信”的观点,其依据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 17.请简要概述第④段的论述层次。 ?????????????????????????????????????????????????????????????????????????????????? 18.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当今方言“日渐式微”的原因。 ???????????????????????????????????????????????????????????????? 参考答案: 16.①方言收纳民间智慧,采集地域精华(“汇集地域文化因素”亦可);②方言承载地域文化的使命,表现地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延续文化生命力;③方言是告知我们“从何处而来”的文化源头。 17.首先提出本段的观点:“文化不能简单地用‘优劣’二字加以评判”,接着列举上海等地方言的特色,证明观点;最后多角度分析方言式微的原因,并特别指出“这种文化信号的衰减很可能是无可补救的”,以警示人们。 18.①人们不知方言是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而漠视方言;②方言被贴上了“土”“俗”的标签(答“成为‘无文化’的衡量标尺”亦可)而被轻视乃至遗忘;③城镇化加剧城市文明对方言(答“乡村文化”亦可)的碾压和冲击。 16.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本文围绕着“在方言里找寻地域文化自信”的观点展开了多方面论证,我们只有理清文章结构脉络才能答好此题。①段提出“乡音”这一概念;②段阐述方言的特点,即异质性;③段指出当今方言的日渐式微;④段紧承③段论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⑤段论述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方言。那么,依据就应该从②⑤这两段中去筛选、整合,最后分条作答。 17.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④段的内容是紧承③段论述方言流失的原因

文档评论(0)

All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