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企业的概念与策略模式.ppt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會企業:概念及策略模式2006年2月10日導言討論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之出現及興起原因及社會背景,並且從各國之不同驗來探索社會企業本質和內涵。以香港近年一些第三部門組織推動之就業性質之社會企業作為討論。 討論在推動社會企業的一些考慮和未來發展之政策議題。 社會企業的興起資源分配的模型由福利國家模式轉趨為依賴市場機制作為調整動力的新自由主義模式。公帑對非營利組織的財政支援逐漸減少,非營利組織之間的競爭性亦相應增加;在這個情況下,非營利組織需要改善其組織的效能和資源分配,其中一些解決資源不足的方法包括採取市場運作模式,或轉變財政策略,從以往尋求捐助模式轉為社會投資的模式。 慈善和仲介組織的領袖模式漸漸由「捐助導向」(donation-oriented)轉為「創新導向」(innovation-oriented),而且不繼地強調企業創新精神。隨著財富不斷的累積,貧富之間的差距日漸增加,驅使了部份私人企業漸漸留意「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發展,甚至發起或贊助社會企業的成立。社會企業的定義英國牛津大學Said Business School :「一種專業、創新和可持續的方法,解決社會中市場機制的失靈,並且有效地把握機會。」 美國哈佛商學院的Social Enterprise Initiative :「社會企業包括了所有個人或組織,不論其所屬的法定地位(如:非營利、私營和公營),重要的為社會進步而作的貢獻。」 社會企業知識網路(SEKN) :「任何非營利機構、營利機構,或公營機構等企業所參與的具社會意義的活動或任何具社會目的的貨品或服務生產。」社會企業與就業整合國際研究的發現 :社會企業在就業整合 (work integration) 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經濟不景的時候,社會企業吸納了不少各式各樣的求職者,為那些在就業市場以外的人士提供了重新就業的另類空間。EMES Network:就業整合類別整合模式類別 (1)過度性工作的提供、(2)永久性自負盈虧的工作創造、(3)永久性受資助的就業整合、(4)透過生產性活動進行社化工作(socialization)整合中「員工」的地位類別 (1)正式工作合約、(2)見習生地位、(3)職業地位職業訓練的類別(1)在職職業訓練、(2)有系統的職業培訓服務物件群的主要特徵類別 (1)有社會問題背景的求職者、(2)長久待業的求職者、(3)年輕低學歷的求職者、(4)來自弱勢社群的求職者、(5)女性求職者可動員的資源類別 (1)市場、(2)永久或短期的政府資助、(3)募捐或義工香港的社會企業與就業整合 整合之模式大部份之社會企業是過渡性之形式, 提供工作就業機會, 主要是透過生產活動, 讓有需要人仕重新投入工作。服務對象現時參與社會企業之服務對象較為多元, 其中包括一些待業人仕 (特別是青年及中年失業人仕)、低學歷人仕、女性、有社會問題背景人仕、殘障人仕等弱勢社群。整合中 “員工” 的地位據瞭解大部份的服務對象都是以見習生或職工之身份參與社會企業之營運。職業訓練模式由於許多服務對象缺乏學歷或相關工作經驗, 若然要重新參與勞動市場, 職業訓練對他們來說十分重要。不過, 就現時提供之職業訓練多以較非正規和較具彈性之方法, 也有採用一些師徒制度形式。可動員的資源以現時之專案來分析, 部份之資源來自政府, 也有部份資源來自市場。香港現時社會企業之狀況社會企業興起之成因 創造就業政府對褔利觀之改變 – 以工代賬 / 社會投資社會企業之狀況營辦機構:由本地的非政府機構營辦,他們針對不同對象成立了不同的就業整合的工作隊。通常這些工作隊都在財政上獨立於所屬的非政府機構。成立的成本:不同的工作隊各自有不同的財政來源:有一些工作隊由一些政府營運的主題性資助計畫所資助成立,例如社會褔利署的「創業展才能計畫」和「深入就業援助計畫」,和衛生福利及食物局的「社區投資共用基金」;也有一些是由社區上現存的企業或私人基金會所資助;亦有一些由該工作隊本身所屬的非政府組織支援;此外,也有部份是由參與者自資成立。 社會企業之主要策略方案 資源調動策略 (Resource Mobilization Strategy):主要是透過產品與服務的銷售,從而獲取收益,以提供經濟支援給發展單位之營運,簡單來上來說就是強調自負盈虧的運作。充能策略(Empowerment Strategy):主要是針對邊緣人士的需求,使其擁有或營運自己的社會企業;最常見的運作方式就是透過合作社的方式運作經營買賣。仲介功能策略(Intermediation Strategy):就是成立仲介組織(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提供邊緣社會群體(marginalized sec

文档评论(0)

zxf8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