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上)单元测试卷(第2单元).docVIP

语文版八年级(上)单元测试卷(第2单元).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单元测试卷(第2单元) 一、积累运用(25分) 1.(10分)阅读下面的一段话,按要求回答问题。 《孤独之旅》这篇文章通过描写杜小康随父亲放鸭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和情感历程,刻画了一个少年心理成长,揭示了挫   折能促使人迅速地成熟这一道理。小说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   指杜小康跟随父亲放鸭过程中产生的孤独、寂寞   、恐慌之感,   指杜小康心灵的变化过程,即从孤独、寂寞、恐慌到坚强,自己努力奋斗的人生之旅。 (1)在括号里给加点字注音。 (2)文中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找出来并改正。 (3)从语言连贯得体的角度考虑,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4分)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一落千丈  置之不理  歇斯低里  狼狈不堪 于日俱增  十拿九稳  禁若寒蝉  搌转反侧。 3.(3分)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标题就像报纸的眼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各报更是绞尽脑汁在标题上寻找突破口。 B.曹操望着血泊中的吕伯奢一家人斩钉截铁地说,宁让我负天下人,决不让天下人负我。 C.吴膺群几十年如一日,在丹青的耕耘间,对书画艺术的追求孜孜不倦。 D.越来越多的电脑族在享受电脑带来的便捷时,频频遭遇“电脑病”困扰,“电脑病”患者与日俱增。 4.(3分)下列关于本单元文章的作家、作品、出处、主人公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故乡》﹣﹣《彷徨》﹣﹣闰土 B.曹文轩﹣﹣《孤独之旅》﹣﹣《草房子》﹣﹣杜小康 C.志贺直哉﹣﹣《清兵卫与葫芦》﹣﹣《志贺直哉小说集》﹣﹣清兵卫 D.秦文君﹣﹣《选举风波》﹣﹣《男生贾里?女生贾梅》﹣﹣贾里 5.(5分)参照示例,以“青春,是……”的形式写出你的感悟。 示例:青春,是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瑰丽的光芒映照着我们灿烂的面庞。 示例:青春,是一首余韵不绝的歌曲,跳跃的音符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 二、阅读理解(45分) 6.(22分) 故乡(节选)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1)这一段文字从几个方面描写了中年闰土的形象?这样描写的目的是什么? (2)二十余年后“我”见到闰土“很兴奋”,但为什么又“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3)闰土见了“我”脸上为什么会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 (4)为什么“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 7.(23分) 孤独的老乡 夏阳 ①我不知道他叫什么,暂且叫他小吴吧。 ②第一次盘问小吴,真不能确定他在我眼皮底下多久了。偌大的天安门广场,游客络绎不绝,人流涌动如潮。大家背对巍峨的城楼,无不在忙着摄影留念。小吴不是这样。他到处转悠,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总是撵在人家身后,时不时还支棱起耳朵,偷听人家在讲些什么,形迹可疑。 ③我作为广场的巡逻人员,截住小吴,问:“你干吗?”他捏着衣角,嗫嚅道:“我在丰台那边打工。” ④“我是问你来天安门广场想干吗?” ⑤“没干吗呀。” ⑥“老实点,我注意你不是一回两回了,你老盯着人家游客干吗?” ⑦“我……我在找人。” ⑧“找谁?” ⑨“找老乡。我来北京三年,还没遇到过一个老乡。” ⑩我鼻子一酸,拍了拍小吴的肩,叮嘱道:“注意点形象,别太露骨,更不准妨碍人家。”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 ?天安门广场,草原一样广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群,河流一般朝这里涌来。黄昏时候,夕阳之下,人流涌得愈加湍急。小吴迎着无数面孔走去,仔细辨别暮色下的每一张脸、每一句方言。 ?夜深了,广场上游客稀疏,灯火慵懒,小吴拖着疲惫的身躯,追上了20路公交车。公交车从我跟前一闪而过时,我看见小吴抓着吊环,挤在一群人中间,眼里满是恋恋不舍。 ?小吴来的时间很固定。每个星期天早上,换乘三趟公交车来,晚上又换乘三趟车回去。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 ?有一次,我发现他神情大异,跟着一个

文档评论(0)

tim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