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侍坐》同步精练2长春版.docVIP

九年级语文下册《侍坐》同步精练2长春版.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春版九下《侍坐》同步精练2   1.填空   ①孔子是 __________ 后期鲁国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 __________ 家、__________家,________ 学派的创始人。   ②《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关于 ________ 的最重要的著作。书里集中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即 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   B.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C.因之以饥馑   D.宗庙之事,如会同   3.选出与例句中加线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   例:以吾一日长乎尔   A.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B.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理与晋,且贰于楚也   C.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D.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4.翻译下面句子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5.下面加线字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愿车马衣轻裘 衣服 B.敝之而无憾 用破,用旧   C.愿无伐善 夸耀 D.朋友信之 信任   6.对下面加粗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敝之而无憾 ②与朋友共 ③愿闻子之志 ④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7.对这段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子路的志向中既包括对“车马轻裘”的物质生活的需求,又有对“与朋友共”的精神方面的要求。   B.人物的“言志”也从侧面反映了他们的性格:子路豪爽坦率,颜渊谦逊,孔子则藏而不露。   C.文中体现出一种坦诚、融洽的师生交流的氛围。   D.本文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都表现了孔子在教育学生时很重视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奋斗方向。 参考答案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答案依次是:①春秋,思想,教育,儒家 ②儒家思想,“仁” 2.此题考查对词的古今异义现象的掌握,答案为C。A项中“师旅”句中为古代军队组织,500人为旅,五旅为师;今是部队的建制单位,军下为师,师下为旅。B项中“童子”古代指少年,不到20岁的人;今已基本不用,有时指小孩子。D项中“会同”古代指诸侯会盟,今意是“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 3.此题考查对虚词的理解和掌握。答案为D。例句中的“以”是介词,“因为”。A为介词,“用”;B为连词,“因为”;C为连词,“以致”;D为介词,“因为”。 4.此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时既要注意词语的意义,还要注意句式的特点。参考译文:①(你们)平时常说,人家不了解我啊。假如有人了解你(要任用你),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②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③治理国家要用礼,他说话却不谦让,所以笑他。 5.此题答案为A。“衣”在这里是动词,“穿着”。 6.答案为D。①为代词,代“车马轻裘”;②为助词“的”,③为介词“和、跟”;④为连词“和”。 7.答案为B。孔子并没有藏而不露,而是坦言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