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病研究法细菌病害研究法.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部分植物细菌病害研究技木 第一节植物病原细菌的鉴定 第二节病原细菌的分离培养 第三节病原细菌培养性状观察 第四节致病性测定 第五节细菌的形态观察 第一节植物病原细菌的鉴定 1.细菌病害标本的检查 (1)症状的观察 植物细菌病害表现各种类型的症状,不同属的细菌侵染植物后引起的症 有所不同 棒形杆菌属细菌主要引起萎蔫, 假单胞菌属细菌主要引起叶斑和叶枯(少数枝枯、蔫萎和软腐 黄单胞菌属细菌主要引起叶斑和叶枯,土壞杄菌属细菌主要引起瘤肿(少数 其他畸形 欧文氏菌属细菌主要引起软腐(少数蔫萎和枝枯)。这样的区分虽然不是绝 对的,但是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诊断上是很有意义的 许多细菌性病害的病斑带有水渍状,有时可以作为诊断的特征,但并不是所 有细菌病害都是这样 病部有时有菌脓排出。菌脓灰白色到黄色,珠状或其他形状,干燥后在表面形 成菌膜。 第二节病原细菌的分离培养 植物病原细菌一般都是用稀释分离法。病原细菌在组 织中的数量很大,稀释培养可以使病原细菌与杂菌分 开,形成分散的菌落,容易分离得到纯培养。组织分 离法对病原细菌是不适用的,原因是它不能使病原细 菌与杂菌分开,杂菌生长快,会抑制病原细菌的生长。 稀释分离有以下两种方法。 1.培养皿稀释分离法 取灭菌的培养皿3个,每个培养皿中加灭菌水0.5ml,切取约4mm 见方的小块病组织,经过表面消毒和灭菌水洗过3次以后,移在第 一个培养皿的水滴中。用灭菌的玻棒将病组织研碎,静置10~15m in,使组织中的细菌流入水中(配成悬浮液),然后用灭菌的移植环 从第一个培养皿中移植3环到第二个培养皿中,充分混合后再移植 3环到第三个培养皿中。然后,将溶化的琼胶培养基冷却到45℃左 右,倒在三个培养皿中。冷却凝固后,将培养皿翻转,在适温下 培养。培养皿用记号笔注明分离材料、日期和稀释编号。 细菌悬浮液的配法有时影响分离的效果。一般植物病原细菌,用 灭菌水稀释是适宜的。有时改用灭菌的生理食盐水(0.85%的NaCl) 或肉汁冻培养液稀释比较好。如水稻白叶枯病细菌,用蛋白胨水 或粘土悬浮液稀释的,培养后形成菌落的数目比用清水稀释的多 粘土的作用大致是细菌团聚在土粒上,更容易形成菌落。

文档评论(0)

kefux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