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猪、马、鸡、犬 、狮蛔虫生活史异同: 1、猪蛔虫和马蛔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需体内移行。 2、鸡蛔虫和狮蛔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不需体内移行。 蚯蚓是鸡蛔虫的贮藏宿主。 3、犬蛔虫与猪蛔虫有相同之处,都需体内移行。不同之处在于一部分幼虫移行到肺脏后,经毛细血管进入体循环,被血液带到其它组织内形成包囊,在体内不生长、不繁殖、不发育,直到被其它肉食兽吞食,仍可发育为成虫。 线虫的分类 自由生活线虫 寄生线虫 寄生于人、 家畜线虫 线形动物门 尾感器纲 无尾感器纲 1、蛔目 2、尖尾目 3、杆形目 4、圆线目 5、旋尾目 6、驼形目 7、丝虫目 1、毛尾目 2、膨结目 异刺线虫病 异刺线虫病是由异刺科异刺属的鸡异刺线虫(Heterakis gallinae)寄生于鸡的盲肠内引起的。其它禽类和鸟类如鹅、石鸡、鹧鸪、鹌鹑、孔雀、环颈雉、赤麻鸭等均可被寄生。 病原形态 雄虫长7~13mm;雌虫长10~15mm,头端有三个不明显的唇片围成的口孔,口囊圆柱状,食道末端有一膨大的食道球。雄虫尾直,末端尖细,交合刺两根不等长 。 卵呈椭圆形,灰褐色。大小为65~80×35~46μm。壳厚而光滑,内含未分裂的卵细胞。 图12-6 鸡异刺线虫 虫体前端及雄虫尾部腹面 生活史 虫卵 感染性虫卵 7~12天 小肠 蚯蚓 盲肠 流行病学 异刺线虫又是黑头病(盲肠肝炎)的病原体火鸡组织滴虫的传播者。当同一鸡体内同时有异刺线虫和组织滴虫时,后者可侵入异刺线虫的卵内,并随之排出体外。组织滴虫得到异刺线虫卵壳的保护,即不致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损害而死亡。当鸡食入这种虫卵时,即同时感染异刺线虫和火鸡组织滴虫,导致鸡发生“盲肠肝炎”,极易引起死亡。 诊断 一、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中的虫卵。 注意与鸡蛔虫卵相鉴别:鸡异刺线虫卵呈长椭圆形,小于鸡蛔虫卵,灰褐色,壳厚,内含未分裂卵细胞。 二、死后剖检。 可见盲肠发炎,粘膜肥厚,其上有溃疡。肠内容物有时凝结成条,其中含有虫体。 反刍兽圆线虫病 夏伯特线虫病 毛圆线虫病 仰口线虫病(钩虫病) 食道口线虫病 网尾线虫病 原圆线虫病 消化道 呼吸道 毛圆线虫病 毛圆科 血矛属(Haemonchus),长刺属(Mecistocirrus)、奥斯特属(Ostertagia)、马歇尔属(Marshallagia)、古柏属(Cooperia)、毛圆属(Trichostrongylus)、细颈属(Nematodirus)和似细颈属(Nematodirella) 病原形态 1.??捻转血矛线虫(H.contortus) 呈毛发状,因吸血而呈淡红色。雄虫长15~19mm,雌虫长27~30mm。颈乳突显著,头端尖细,口囊小,内有一矛状角质齿。雄虫交合伞发达,背肋呈“人”字形为其特征;雌虫因白色的生殖器官环绕于红色含血的肠道周围,形成红白线条相间的外观,故称捻转血矛线虫,亦称捻转胃虫,阴门位于虫体后半部,有一个显著的瓣状阴门盖。 卵壳薄,光滑,稍带黄色,虫卵大小为75~95×40~50μm,新鲜虫卵含16~32个胚细胞。 病原形态 2.指状长刺线虫(Mecistocirrus digitatus)(牛捻转胃虫) 主要寄生于牛的真胃。虫体较前肿大,形状类似。雄虫长25~31mm,交合伞的侧腹胁和前侧肋特别发达,背叶对称,交合刺细长。雌虫长30~45mm,阴门位于肛门附近,阴门部体形增宽。虫卵与前种相似而略大。 生活史 特点: 1、土源性 2、寄生部位—— 第四胃 3、卵生 4、感染性阶段——第三期幼虫 5、经口感染 6、不需体内移行 流行病学 一、第三期幼虫活动规律有以下各点: 背地性 趋弱光性 幼虫对温度的感应性 幼虫不能在干的叶面上爬行,必须在具有一层薄薄的水草叶上爬行; 幼虫有鞘膜的保护,对恶劣环境的抵抗力较强 落入水中的幼虫常沉于底部,可存活一个月或更久; 由于第三期幼虫不采食,故在温暖季节,幼虫活动量大,其寿命不超过3个月,反之,在潮湿的寒冷条件下,幼虫可存活一年以上。 流行病学 二、虫卵—第三期幼虫 适宜温度 10~37℃ 三、自愈现象 致病作用 一、虫体吸血—贫血、衰弱 真胃粘膜水肿、出血 二、分泌毒素—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消化吸收 紊乱 症状 一般表现为慢性病程,表现为: 1)消瘦,精神萎靡,放牧时离群落后。 2)贫血,下颌水肿 3)幼畜生长发育受阻 羔羊可表现为急性病程。 诊断 多为混合感染 虫卵检查 第三期幼虫检查 参看检索表 治疗 丙硫咪唑 噻苯唑 左旋咪唑 羟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B_T 4508-2023 卫生用品用吸水衬纸.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山西版(2017)第二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附件5:成都锦城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填写模板(发学生).doc VIP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08汽车设计冲压se分析手册1.pdf VIP
- Lesson55-56TheSawyerfamily(课件)新概念英语第一册.pptx VIP
- 《铁路轨道维护》课件——铁路轨道维护内容.pptx VIP
- WS_T 819-2023 县级综合医院设备配置标准.docx VIP
- 营口温泉旅游:资源禀赋、发展态势与战略转型研究.docx
- 工厂管理顾问合同协议.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