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桩帽加固施工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4#、5#、9#、10#、17#、18#安置房工程 灌 注 桩 帽 处 理 方 案 编制: (技术员) 审批: (工程师) 批准: (总工程师) 施工单位: (盖章) 日 期 :2012 年 6 月 23日 桩帽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小区六期三区4#、5#、9#、10#、17#、18#房工程位于 路西交 路南,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四层总建筑面积124409.48平方米由 开发有限公司总投资、 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 承建、 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监督管理。 本桩基础工程为灌注桩4#、5#房各160根,其中每幢房试桩2根、9#、10#房各86根,其中每幢房试桩2根、17#、18#房各160根,其中每幢房试桩2根。 对试桩进行动测测试发现5#房试桩(一)桩顶标高-0.7m,桩身缺陷在1.0m左右,试桩(二)桩顶标高-0.6m,桩身缺陷在1.00~1.80m左右。4#房试桩(二)桩顶标高-0.65m,桩身缺陷在1.80m左右,9#房试桩(一)桩顶标高-0.63m,桩身缺陷在1.80m左右。17#房试桩(二)桩顶标高-0.68m,桩身缺陷在1.50m左右。 原因分析 1、砼的缺陷往往是由于施工工艺不合理引起。 2、浇捣砼时,从孔底至上(自然土表面)13m左右“砼”表面有很高的水位,浇捣入孔的砼遭受水的危害,砼稀释、骨料下沉,造成砼严重离析,经检测试桩动测桩身都在1.0~1.8m左右砼存在缺陷的问题。 3、钻孔砼桩与砼浇注工艺有关,还与成孔工艺有很大的关系。桩孔成孔质量与灌注工艺的合理性,操作不得当引起。 4、由于导管内储存大量砼,一旦流出其势甚猛,在砼流出导管后,即冲破泥浆最薄弱处急速返上,并将泥浆夹裹于桩内,造成夹泥层; 5、灌注砼过程中,因导管漏水或导管提漏而二次下管也是造成夹泥层和断桩的原因。导管提漏有两种原因:a.当导管堵塞时,一般采用上下振击法,使混凝土强行流出,但如此时导管埋深很少,极易提漏。b.在测量导管埋深时,对砼浇注高度判断错误,而在卸管时多提,使导管提离砼面,也就产生提漏,引起断桩; 6、灌注时间过长,而上部砼已接近初凝,形成硬壳,而且随时间增长,泥浆中残渣将不断沉淀,从而加厚了积聚在砼表面的沉淀物,引发断桩发生; 7、导管埋得太深,拔出时底部已接近初凝,导管拔上后砼不能及时冲填,造成泥浆填入。 三、桩帽处理 1、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工程在工程桩检测过程中,当要增加载荷试验,就需要对桩头加固,按照常规桩头加固处理办法,需要混凝土达到28天强度后才可试压,而新型加固灌注桩桩头的办法不仅大大缩短时间,还节约桩头加固处理的费用。 2、本次施工的4#、5#、9#、17#楼桩基工程设计试桩身混凝土强度C35,进行动测试验过程中,其中有试桩动测桩身不符合要求,检测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决定,在该不符合要求桩身缺陷的部位,重新对桩头的加固处理由我公司完成,由检测单位对该桩进行重新检测,按照建设单位要求在七天之内完成。并要保障试桩单位工作能立刻进行,桩头加固处理时效和质量得到了建设单位的认可,同时施工成本的降低也得单位领导的认可。 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桩头加固处理办法 (1)桩身处四周土用机械开挖,先凿掉桩身缺陷部位软弱混凝土。 (2)使用工具电锤、凿子、铁锨和镐; (3)严禁重力击打桩头;要求电锤、人工使用手锤及凿子清除桩顶浮浆; (4)使用钢刷子清除桩头附着在桩身上的泥土; (5)边清理桩头边用清水充分润湿桩头; 4、护筒的制作要求; (1)钢护筒制作尺寸要求:钢板厚度3㎜,内径要求800㎜(设计桩径700 ㎜),高度500㎜; (2)钢板焊缝要求双面焊接,全长接缝通长焊接; (3)钢护筒内壁要求清理干净; (4)钢护筒安装中心与桩身中心重合,钢护筒埋入原桩身顶下150~200mm。; 5、砼桩结构要求 (1)桩头顶面应平整,桩头中轴线与桩身上部的中轴线应重合。 (2)桩头主筋应全部直通至桩帽混凝土保护层之下,各主筋应在同一高度上。 (3)距桩顶1 倍桩径范围内,宜用厚度为3~5㎜的钢板围裹,桩径范围内设置A8@100螺丝箍筋及B12加强箍4道,间距不宜大于100㎜.桩顶用B12应设置钢筋网片3~4层,间距50㎜。 6、桩头砼灌浆料的拌制要求 桩头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比桩身混凝土提高1~4级,且不得低于C60。要求7天达到设计要求

文档评论(0)

151****99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