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和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ppt

苏轼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和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 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作品体裁:七言古诗 作者:苏轼 、苏轼与苏辙 《名二子说》 苏軾:轮辐盖轸,皆有职予。车而轼,独老 元所为者。虽然,去軾则吾未见其为完车 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轼,只是车前用作搭手的横木,没有它,虽然外相会难看一点,但毕 车轮、车辐、车盖和车轸,也即车后的横木,都是车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竟不要紧 确苏:天下之本不由挑,而言本之动,桃 是辙者,普处予祸福之间也。辙乎,吾 知免矣。 天下的车莫不循辙而行,虽然论功劳,车辙是 没份的,但如果车翻马毙,也怪不到辙的头上 苏洵在为子命名中寄予了自己的希望,然而,知子莫若 父,他对这二子今后的人生走向似乎已经有一种隐隐的 担忧。果然,此二子一生的光荣与梦想、坎坷和侮辱都 被父亲不幸言中 苏轼确实有独步天下登高望远的视界 和超越百代的才情,却犯了“不外饰 的官场大忌。 苏辙性沉静简洁,为持重文汪洋澹 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 之气终不可掩,其高处殆与兄轼迫 虽然苏辙因苏轼也被卷在纷争的漩涡里,但苏辙不 的恬淡柔和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护了他,使 他避免了更大的灾祸。大苏小苏一个张扬 勇猛一个内敛持重,一个豁达豪迈一个低 调平和。以名气、成就、禀性论,哥哥像 光芒四射令凡人不敢逼视的太阳,弟弟像 清凉的月亮。 然而,就是这个弱弟,却屡屡在关键 时刻充当了大哥的保护人 东坡一生大起大落,凭借他“上可陪玉 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 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的超强兼容性, 在最困厄不堪的时候,他都能收获大 C他生奋终相打心的人点昨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