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诗经〉二首》表格式教案.docx

初中语文九年级《〈诗经〉二首》表格式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经〉二首》教案 一、设计说明 (一) 教材简析 本单元重点为“古诗文的诵读”,目的在于使学生增强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继承汉民族 语言文字的精华。但仅凭两首诗来感受《诗经》的博大显然是不够的,在教学中要进行扩展阅 读和课外阅读指导。b5E2RGbCAP 在本单元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 “整体感知”、“品味语言”等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因此 可以温故知新,把这些方法应用到古诗文的阅读和分析上来,以体现教学的循序渐进。本课之 后,在教材中我们还将学到古今中外代表性诗歌 23首,介绍和评论诗的文章6篇。考虑到诵 读与鉴赏的必然联系,考虑到《诗经》的源头地位,更考虑到学生建构系统知识的需要和相应 课外活动的设置,拟以《诗经》学习为开端,以诵读和鉴赏为重点,引领本教材其它单元的诗 歌教学,进行教材重组,形成新的诗歌单元。 plEanqFDPw (二) 学生分析 通过课下座谈了解到,学生对于诗歌,虽喜欢读,但缺少诵读指导 ,觉得美,但不知美在 哪里;在《诗经》二首中,《关雎》在学习之前已多能背诵,《蒹葭》由于生字较多,理解有困 难。 DXDiTa9E3d (三) 教法选择 ?活动一点拨法:《关雎》的学习,以学生活动为主,引导学生借助图书和网络,搜集、 选取、整理信息,然后课上展示,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RTCrpUDGiT ?诵读一赏析法:《蒹葭》的学习,先通过美读导入,然后用边赏边读的方法,来品味诗 的美,学习赏析诗歌的方法。5PCzVD7HxA 3?扩展一比较法:选择同类或不同类的诗歌,通过比较练习,形成能力的迁移。 (四) 学法引导 ?运用温故知新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学会搜集、选取信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诵读和鉴赏,学习诵读和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4?通过课外活动的设置,引导学生注重语文学科同专业学科的综合,在实践中巩固所学 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 jLBHrnAILg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和艺术特色,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意 义和用法;学会用正确的节拍诵读古诗,学会初步鉴赏诗歌。 xHAQX74J0X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写”—“读”—“赏”相结合的赏析过程,感受诗的美,积累 鉴赏诗歌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诗经》学习,强调心理体验,引导学生感受灿烂辉煌的 中华民族文化,正确理解《关雎》朴素的爱情主题和《蒹葭》中执着的追求精神,帮助学生形 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对《蒹葭》音乐美、意境美、含蓄美的赏析和 品味,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较高的审美情趣。 LDAYtRyKfE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和艺术特色,学会诵读古诗。 (二)难点:初步鉴赏古诗的能力。 (三)解决办法:第一课时以 《关雎》为例,以学生活动为主, 通过知识介绍和大量例子, 了解《诗经》艺术特色。第二课时以《蒹葭》为例,以诵读和鉴赏为重点,学习几种赏析诗歌 的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Zzz6ZB2Ltk 四、课时安排: 课内教读 2 课时,课外练习由学生自定。 五、课前准备: 学生作好充分的预习, 教师设计 6 个教学情境,学生根据自己的智力倾向, 组成 6 个小组, 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各组任务。 dvzfvkwMI1 (1)文学常识组:搜集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用板报或投影形式展示。 (2)词语测试组:按“生字” “通假字”、“多音字”、“多义词”、“文化常识”来整理课下 注释,并设计测试题。 rqyn14ZNXI (3)诗文翻译组:翻译《关雎》 ,力求押韵。 (4)内容改写组:根据自己的理解,解读《关雎》的诗意,并改写成散文。 (5)《诗经》读唱组:选三至五首《诗经》中的诗,诵读或配曲演唱。 (6)民歌搜寻组:力所能及范围内搜集古老民歌和情歌。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课重点:了解《诗经》知识,理解“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本课思路:提前一周,分组准备一一课上展示,教师点拨一一学生互评,反思归档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语 在课前背诗活动中,引导同学 们重温毛泽东的 《沁园春?雪》。 引出:“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问:“风”和“骚”各指什么? 师生齐诵《沁园 春?雪》 从“诗歌”到“诗歌”, 易激发学习兴趣。从“背诵” 到“背诵”,让学生体味到背 设 计 风骚己成为文学的代 名词。由此可见《诗经》的深 远影响,今天我们学习《诗经》 “国风”中的两首诗,了解《诗 经》的相关知识。 答:“风”指 《诗经》中的“国 风”,“骚”指《楚 辞》中的《离骚》, 诵之乐,暗合本单元诵读为 主的重点。同时让学生初步 感知古代

文档评论(0)

梦幻飞迷04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