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ppt

病毒性心肌炎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毒性心肌炎病因、发病 机制、诊断与治疗 VMC发病率 Ped clin North An,2004,51(6):1653~1677 1992~1999瑞典猝死181例 VMC占105% 1978~1993意大利猝死163例 VMC占75% 吉林省某县暴发流行 上海儿科研究所4年500余例 VMC与病毒感染 280只小鼠分为7组,每组40只,7、14、21、28天各处死10只 死亡高峰7~18天 病毒滴度:PFU(空斑形成试验) 高峰在7~10天,21天即转阴 病毒滴度与病理积分:7天以内呈直线正相关,14天后无相关性 病理积分高峰10~21天,恢复正常在30天 说明早期主要原因是病毒感染 2000年重庆116例 VMC CVB51例(43.9%)流感病毒15例 (12.9%)腺病毒8例(6.9%)麻疹病毒7例(6.0%)CM3例 (2.6%)疱疹病毒2例(1.7%) 近年来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轮状病毒心肌炎显著增多 PcR与 CoxB IgI对比 145例临床诊断为VMc,60名健康儿童 CVB3lgM阳性CVB3gM阴性 例数(%)例数(%) 合计 CⅤB3RNA阳性55(821) 12(179) 67(462) CⅤB3RNA阴性16(20.5) 62(795) 78(538) 合计 1(49.0) 74(51.0) 145 者一致,117/145占869% 病毒起作用 补体促衰变因子(DAF) 柯萨奇病毒和腺病毒基因手体(CAR) 柯萨奇病毒蛋白酶2A:分解抗肌萎缩蛋白 损伤心肌细胞骨架结构,影响心功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