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推拿治疗小儿泄泻34例临床观察.doc

毕业论文-推拿治疗小儿泄泻34例临床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共6页 第 PAGE 8 页 序号(学号): 060150521 毕 业 设 计(论 文) 推拿治疗小儿泄泻34例临床观察 姓 名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 2006 年 6 月 14 日 推拿治疗小儿泄泻34例临床观察 摘要 运用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泄泻,采用推、按、运等手法,选取腹、脐、龟尾、七节骨等穴进行手法治疗,通过对34例小儿泄泻的治疗观察,总有效率97.05%,说明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泄泻疗效稳定,见效快,且无不良反应,易被患儿及其家长接受。临床资料证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关健词 泄泻 小儿 推拿 目 录 一、 临床资料1 (一) 一般资料1 (二)诊断标1 二、 治疗方法1 (一)治疗原则1 (二)基本手法2 (三)辨证加减2 三、疗效观察3 (一)疗效标准3 (二)治疗结果3 四、典型病例3 五、 讨论3 六、结语4 致谢5 参考文献6 小儿泄泻是临床上的儿科常见病,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如水样及有不消化乳食等为特征,由外感六淫,内伤乳食,脾胃虚弱导致运化失常所致。本病四季皆可发生,尤以夏、秋季为多见。泄泻轻者预后良好,若泄下过度,容易耗伤气液,易发生伤阴伤阳等变证。 在小儿推拿中,腹、脐、龟尾、七节骨四穴[1]在临床上常配合应用以治疗小儿腹泻,其程式和套路被人们习惯称为“龟尾七节,摩腹揉脐”,即传统小儿推拿止泻四法。如在最早的小儿推拿专著《按摩经》中就将掐龟尾与揉脐并用,指出:“掐龟尾与揉脐,治儿水泻……”。本人运用“传统小儿推拿止泻四法”为主,配合其他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泄泻,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一、 临床资料 (一)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门诊病例,共34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10个月,最大6岁;病程1周内23例,1周至1个月的9例,超过1个月的2例;每日腹泻次数最多10余次,最少3次,超过每日3—4次的17例,4—5次的15例,6次以上的2例。 (二)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1. 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或10次以上,色淡黄,如蛋花汤样,或色褐而臭,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2. 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病史。 3. 重者泄泻及呕吐较严重,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神萎,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眶下陷及腹胀等症。 (三) 中医辨证分型 1. 寒湿泻:大便清稀多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口不臭,小便清长,苔白腻,脉濡,指纹色红。 2. 湿热泻: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褐热臭,身有微热,口渴,尿少色黄,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 3. 伤食泻:腹痛腹胀,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则安,大便量多酸臭,口臭纳呆,或伴有吐酸馊,苔厚或垢腻,脉滑。 4. 脾虚泻:久泻不愈或经常反复发作,面色苍白,食欲不振,便稀夹有奶块及食物残渣,或每于食后既泻,舌淡苔薄,脉濡。[3]  二、 治疗方法 (一) 治疗原则[4]: 以健脾和胃为主要治疗原则,兼顾消食、清热、化湿等。 (二) 基本手法操作: 1. 患儿取仰卧位: 推左脾经:脾经位于拇指末节罗纹面,旋推或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200—300次,推脾经有健脾胃、补气血的功效。 推左大肠,大肠穴位于食指桡侧缘,至食指尖到虎口成一直线。从食指尖直推向虎口200—300次,推大肠有涩肠固脱、温中止泻的功效。 摩腹,用掌根在患儿腹部作摩法3—5分钟,摩腹有消食、理气、降气的功效。 揉脐,用中指端或掌根揉脐100—200次,揉脐有消食理气的功效。 按揉左天枢,左天枢位于脐向左旁开2寸,用拇指或食指端由轻到重按揉左天枢60—100次,揉天枢有调理大肠、理气消滞的功效。 2. 患儿取仰卧位: 揉龟尾,龟尾位于尾椎骨端,用拇指或中指端揉龟尾50—100次,揉龟尾有调理大肠的功效。 推上七节骨, 七节骨位于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成一直线,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二指面自下向上作直推50—100次,推上七节骨有温阳止泻的功效。 捏脊,脊柱在大椎至长强成一条直线,用双手拇指和食中二指自下向上操作30—50次,每捏三下再将脊背皮肤提一下,捏脊有调阴阳、和脏腑、理气血的功效。 (三) 辨证加减: 伤食型加揉左板门,左板门穴位于左手掌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