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培训.ppt讲课教案.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 ;如何做好实验室的安全工作;; ; ; ;;2002年9月,某分公司化验员采用乙醚和石油醚加热挥发做完奶样品的脂肪试验后,将未完全挥发尽的试验样品,放入了烘干箱,试验样品在烘箱内继续在挥发乙醚和石油醚的残余气体,当释放出的混合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受烘干箱内温度和明火影响,造成了着火爆炸。; ; ; ; ; ; ; ; 1.化学药品的警告标识;常用的危险化学品按照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8类: 第一类.爆炸物品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三类.易燃液体 第四类.易燃固体及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六类.有毒品 第七类.放射性物质 第八类.腐蚀品;第一类:爆炸物;第二类:气体;第三类、易燃液体;第四类、易燃固体及自燃物品和遇湿 易燃物品;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六类:毒性物质;第七类:放射性物质 第八类:腐蝕性物质 接触这些物质会灼伤皮肤,会侵蚀物品。例如:硫酸、盐酸、硝酸、氢氧化钠。; 实验前应了解所用药品的毒性、性能和防护措施; 使用有毒气体(如H2S, Cl2, Br2, NO2, HCl, HF)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 苯、四氯化碳、乙醚、硝基苯等蒸汽经常久吸会使人嗅觉减弱,烃、醇、醚等有机物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麻醉作用,必须高度警惕,操作时戴防护口罩; 如 HF 侵入人体,将会损伤牙齿、骨骼、造血和神经系统; 三氧化二砷、氰化物、氯化高汞等是剧毒品,吸入少量会致死。 有机溶剂能穿过皮肤进入人体,应避免直接与皮肤接触; 剧毒药品如汞盐、镉盐、铅盐等应妥善保管;; ; ;三、认识实验室的危险;;化验室危险源辩识与分析;化验室危险源辩识与分析;化验室危险源辩识与分析;严格的安全守则; 1.明确的安全管理制度; 2.检验人员的岗位职责; 3.化验室的良好工作环境; 3.化验室的良好工作环境; 4.严格的安全守则; 4. 严格的安全守则; 5.安全事故的防御措施; 5.安全事故的防御措施; ; 5.安全事故的防御措施; ; 5.安全事故的防御措施; 5.安全事故的防御措施; 5.安全事故的防御措施; ; 6. ???验室意外发生时的紧急的紧急应变程序;6. 实验室意外发生时的紧急的紧急应变程序;1.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化验人员应冷静沉着,临危不惧,根据火灾性质进行灭 火处理! 1.1火灾的分类:根据燃烧物的性质火灾可分为:A、B、C、D四类。 A 类火灾:指木材、纸张、棉布等固体物质着火;最有效的灭火方式是水。 B 类火灾:指可燃性液体(石油化工产品、食用油、涂料稀释液)着火。最有效的灭火方式是二氧化碳灭火器。 ; 火灾发生时;常见的灭火器类型及适用范围;如何报警 发现火情要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讲明起火的详细地址,火势情况,留下报警人的电话号码和姓名。派人到路口接应消防车进入火场,也可采用敲锣、吹哨、呼喊等方法报警。 如何使用灭火器 将灭火器提手(压手)旁的铁销子拉环稍微转动或拔出,然后将橡胶软管的喷嘴或喷筒对准火源,人站在上风或侧上风方向,用手压住提手(压手),灭火剂即可喷出灭火。; 火灾的扑救;下面是常见防火标志:;触电:;触电:; 外伤处理; 烧伤处理; 化学灼伤:; 中毒:

文档评论(0)

139****0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