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综述知识文库:食品颜色与分子结构的关系.pdf

现代科技综述知识文库:食品颜色与分子结构的关系.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科技综述系列—— 食食品品颜颜色色与与分分子子结结构构 的的关关系系 科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研究 利用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科技基本概念 “食品颜色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食食品品颜颜色色与与分分子子结结构构 的的关关系系 物质的显色理论目前已较为成熟。 1868年C .Graebe C .Liebermann首先提出,有机物 的颜色是由分子中的不饱 键引起的。 1876年O .N .Witt提出了生色团理论,认为物质的颜 色是由于分子中含有某些不饱 基团引起的,这些基 团称为生色团,如:-CH=CH -、-C≡C -、> C=O 、-CHO 、-N=N -、-NO 、-NO2 、>C=S 等。 但实际上分子中含有生色团的化合物并不一定都有颜 色,如:化合物 [1] [2 ]都含有生色团,但 [1] 无色。 于是1888年R .Nietzki提出了物质的颜色是由发色的醌 型结构决定的,但又无法解释无醌型结构的有色化合 物。 19 年M .Planck提出了量子假设,19 5年A .Einstein 提出了关于光本性的光子假设。 由于量子力学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有了新 的突破。 光是一种电磁辐射,具有波 粒子的二象性,不同波 长的光具有不同的能量。 人们常见的白光,如日光是由红、橙、黄、绿、青、 蓝、紫等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波长范围为:4 ~78 nm 。 不同的物质对光有选择性吸收。 如果物质吸收的是某种颜色的可见光,该物质显被吸 收光的互补色:吸收紫光显绿色,吸收蓝光显黄色。 物质对可见光全部吸收显黑色,全部反射不吸收显白 色。 物质吸收光的波长在可见光区之外,则无色。 物质对光为什么有选择性吸收呢?当光照射某物质时, 该物质的分子、原子或电子等与光子发生“碰撞”,光 子的能量转移,使这些粒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分子、原子或电子具有不连续的量子化能级,只有当 光子的能量与被照射物质粒子的激发态 基态能量之 差相当时才能发生吸收。 不同物质分子结构不同,具有不同的量子化能级,因 此对光的吸收不同。 分子中只含有一个生色团的化合物吸收光的波长在2 ~4 nm之间,属于非可见光区,故化合物无色。 研究发现:有色物质的分子中必须含有生色团 与生 色团相连的共轭结构。 如:分子中含有多个生色团,其间形成共轭体系;或 生色团与分子中的共轭体系结构要相连。 由于体系内π 电子的离域使用,使激发这些电子需要的 能量降低,吸收光的波长移向可见光区,化合物显 色。 例如:CH2=CH2无色,浅黄色。 无色,黄绿色,橙色。 有色物质的颜色还与分子结构有以下关系:(1)分子中 引入助色团有利于颜色的生成或加深。 含有生色团的分子称为生色体,在生色体分子中引入 某些本身不显色的助色团,如:-OH 、-OR 、- NH2 、-NHR 、-SR 、-X等,由于助色团上的未共 用电子对能与生色团或共轭键形成p-π共轭体系,使吸 收光向波长增大的可见光区移动,有助于颜色的生成 或加深。 (2)共轭体系的碳链长颜色深。 形成共轭体系的碳链越长,π 电子的离域作用越强,π 电子跃迁需要的能量越低,化合物的颜色也越深,这 种现象也称为深色效应。 例如: 同样,偶氮类化合物 芳香族稠环化合物等也 遵循上述规律。 (3)共轭体系极性增加使颜色加深。 在分子中共轭体系一端引入极性基团(吸电子基或供电 子基)时,可使分子的极性增加,π 电子离域作用增 强,跃迁需要的激发能降低,导致颜色加深。 如共轭体系一端为供电子基,另一端为吸电子基,则 分子极性增加更大,颜色更深。 例如: 极性基团的引入还能使化合物对光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