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15无言之美 论证过程及运用的论证方法课件.ppt

2019届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15无言之美 论证过程及运用的论证方法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言之美》 朱光潜:安徽桐城人, 美学家、翻译家 。主要作品有 《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等。他的《谈文 学》《谈美书简》等理论读物,深入浅出,内容切实,文 笔流畅,对提高青少年的写作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颇有启 迪,有《朱光潜全集》。 作者介绍 论证思路 读书作用 以孔子的话,引出了“ 无言 ”这一话题,引 起下文有关 美学观点的论述 。“无言之美”是本 文议论的话题。 1. 引出话题:“无言之美” 论证思路 读书作用 言能达意,但 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 的。 以言 达意,只能得其近似 ,不能完全相等。因为言是固 定的,有迹象的;意是变化的,无行踪的。言是散 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 2. 言和意的关系和区别 由“言不尽意”论证了文学艺术不能也不必做到言完全达意。 论证思路 美术作品 理想化、美感浓 3. 论证文学艺术中的“无言之美” 文学作品 言不必尽意 音乐作品 无声胜有声 雕塑作品 重在含而不露 举例论证 “无言之美” 论证思路 4. 归纳总结观点: 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 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总结 :论证思路 层层递进 ,逐步深入。 论证方法 读书作用 《论语》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 夜。”;陶渊明的《时运》中“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读〈山海经〉》中“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钱起 《省试湘灵鼓瑟》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陈子 昂的《登幽州台歌》、李白的《怨情》等等, 用翔实的资料来论证“文学作品中言不必尽意” ,说 理透彻,以理服人。 举 例 论 证 论证方法 读书作用 著名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也说, “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 美”。 引用名人的话论证音乐中存在的“无言之美”。 引 用 论 证

文档评论(0)

zhaohuif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