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达标卷.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达标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选择题 1 . 《朱德的扁担》表现了( )。 A.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故事。 B.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 C.革命生活十分艰难,我们要珍惜现在生活。 2 . 下列句子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第一二粒豆的性格特点是随遇而安。 B.《繁星》的作者是我国著名文学家冰心。 C.《走月亮》中,“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多次出现,是运用了反复的手法。 3 . “疏导”的“疏”的意思是( )。 A.分散 B.不亲近,关系远 C.清除阻塞使通畅 D.不熟悉 4 . 下面对课文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日》的作者唐朝诗人王安石。 B.《赵州桥》是唐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 C.北宋的张择端画了一幅著名的画——《清明上河图》 二、填空题 5 . 填空。 “学”共???画,第2画是????,组词??????。 “发”共???画,第5画是????,偏旁是??????。 “样”共???画,第3画是????,偏旁是??????。 “饭”共???画,第4画是????,组词??????。 6 . 查字典闯关。 需要查的画横线字 部首 除部首外再查几画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并打“√” 盛满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①把东西放进去 ②容纳(_______) 敬爱 ______ ____________ ①态度严谨有礼貌;②尊重,有礼貌的对待;③有礼貌的献上 (_______) 健康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①安定,安乐;②富裕,丰盛;③身体健康无病?(________) 7 . 王老师对我说(____)你要努力学习(___)争取取得好成绩(____)(加标点) 三、语言表达 8 . 请按要求改写句子。 (1)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全食出现的时间大约在十点一刻左右。(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外国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喂,世纪广场怎么走?(改成礼貌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9 . 这段话共_____句。 10 . 用“______”画出描写周总理穿着的句子。 11 . (______)这个词语表现了周总理内心的高兴和平易近人。 12 . “地毯”在文中指( ) A.地上的毛毯 B.用来铺路的凤凰花 13 . 这段话写的是( )。 A.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 B.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张学良与张大千的“书画奇缘” 青年时的张学良与张大千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张学良是叱咤风云、统率三军的少帅,张大千则是享誉海内外的国画大师。有趣的是,这两位身世经历、禀赋才能截然不同的文武奇才,也有一段颇为有趣的书画奇缘。 20世纪20年代后期,张大千的国画在北平(即今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已颇有声名。当时他的画并不出类拔萃,但他仿石涛(清初著名画家)的画作已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之境,令当时上海、北平等地的许多自称“目中有神”的著名鉴赏家相继上当。 当时张学良耗巨资从各处搜罗了不少石涛的作品,其中有很多便是张大千的仿作。后来,社会上盛传大半石涛“真迹”乃是出自一个青年画家之手,张学良也为自己大上其当而感到震惊。但他并未大怒,反而极想结识一下这位比自己大两岁、能把假画模仿得天衣无缝的“假石涛”。 20世纪30年代初期,张学良在东北易帜,调北平任国民军海陆空副司令。翌年,张大千北游故都,客居长安客栈。张学良听说后,便柬邀张大千吃一顿便饭。友人告诉张大千,恐怕是“鸿门宴”,担心张学良要算假石涛画的那笔账。张大千考虑后还是赴宴了。临行前嘱告家人,如果逾时不归,就托人打听关照了。 与张

文档评论(0)

135****17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