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寒冬里不屈的灵魂
——试析穆旦的《冬》
摘要 :《冬》是穆旦晚年的绝唱,是诗人穆旦在生命后期对 自己人生
之路的总结和回顾。也堪称穆旦诗意的最高境界。《冬》有两个版本,本
文对两个版本就感情基调、诗的内在联系、表达效果等三个方面进行了
比较,笔者认为原稿本更真切的表达了作者当时的心境;建国之后,穆旦
不仅在艺术创作上受到了极大的束缚,而且在政治上长期受到不公正的
待遇。在时代的重压之下,诗人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而是以独立而高
贵的人格对抗着苦难,展现了不屈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 :穆旦; 人生轨迹; 两个版本 ;《冬》 ; 析
九叶诗派是 20 世纪 40 年代的中国文坛上一个富有活力的诗
歌群体。成员包括郑敏、穆旦、袁可嘉、辛笛、陈敬容等九位重要的
诗人。他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
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穆旦就是这个群体中的重要一员。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我国当代著名的诗人,翻译家。他
在诗艺的探索和翻译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人生的经历可谓跌宕
起伏。他的受难历程与新中国的历史过程正好可以相互印证。《冬》是诗人
在人生最后一个冬天里写下的,是诗人复杂心境的真实写照。虽然当时
的政治局势有所好转,但诗人的生命状态依然是“寒冬”,直到生命的最后
一刻。进行文学作品鉴 要做到知人论世,才能更好了解作家,把握作
品,正确理解作品。接下来,笔者将对作者的人生轨迹进行简单的梳理。
一、穆旦人生轨迹所造就的人格及思想主题
穆旦作为一个早慧的诗人,他小学二年级的习作《不是这样的讲》
一文就发表在邓颖超/刘清扬主编的《妇女日报·儿童乐园》上,当时诗人尚
未满 7 周岁。而作为明清两代的江南望族之后,祖父一代家境逐渐衰落,
父亲因记忆力差而没有体面的工作,使他们一家人在封建大家族里处处
受到排斥和冷眼,他小小年纪就体味到了生活的艰辛,贫富的对立使他
呈现出早熟和坚韧的品性。
在南开中学,品学兼优的穆旦发表了各种散文随笔以及大量诗
歌,并第一次使用穆旦这一笔名。1935 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后改为外
文系,在系统地接触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理论后,诗歌创作走向了成熟。
七七事变后,1937 年 10 月,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迁至长沙,不足四个月
迫于战事再度西迁。穆旦作为护校队员,徒步 3500 华里远行至昆明。这
段经历给了他人生不可多得的历炼,增加了他诗歌思想的厚度。
1942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缅甸。身为西南联大助教的穆
旦投笔从戎,以中校翻译官的身份随军进入缅甸抗日战场。同年 5 月亲历
滇缅大撤退,经历了震惊中外的野人山战役,在遮天蔽日的热带雨林中
翻山越岭,扶病前行。部队被打散后,他只身一人经过半年之久,踏着堆
堆白骨侥幸逃出野人山。抗战胜利三年后,穆旦写了《森林之魅—祭胡康
白骨》,是中国现代诗坛上直面战争,思考生命与死亡的不朽诗篇。而这
段经历也是诗人最后获罪的主要“证据”。1958 年他被指为历史反革命,
调图书馆“监督劳动”。继而是文革的批斗、抄家、下放。十几年间由于迫
于政治的迫害,他中断了与大部分亲友的书信,对厄运缄口不言。诗人
停止诗歌创作,但坚持翻译。
虽然他 40 年代曾创办《新报》,任主编,为文化做过贡献;虽然他曾出
版了诗集《探险队》、《穆旦诗集(1938-1945)》和《旗》,并且在 1948 年赴美
国芝加哥大学留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被赫伯特·克里克莫尔收入《世界
名诗库》而名声远扬 ;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后,他几经周折,并谢绝了美国
几所研究机构的聘任,办妥回香港的手续回到祖国。1953 年回到天津南
开大学任副教授并致力于俄、英诗歌的翻译,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着贡
献。但这些都被“历史反革命”的罪名所遮蔽。这使诗人敏感的心灵遭受着
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煎熬,考验着他对人生艰难挫折的抗力;同时也升华
着诗人的人格、凝聚着诗人思想的主题。
当 1975 年恢复创作。1976 年 3 月却不慎摔断腿骨,恰逢唐山大地震,
诗人的腿伤未能得到及时医疗而伤残。但他在病痛中夜以继日地修改补
齐自己曾经翻译的旧著。1977 年 2 月 26 日,穆旦因心脏病突发而遽然辞
世。1979 年的平反对于他为时已晚。诗人的一生受尽了各种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 第二册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pptx
- 医养中心营销策划方案.pdf VIP
- 2025年医疗服务行业人力资源报告:医护人员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docx
- 电气设备-独家解析-特斯拉4680电池结构与工艺设计-杭州车知知.docx
- 民族团结进步.pptx VIP
- 【OBE课程改革】《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pdf VIP
- 武汉地区区域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成井方法、基坑工程连通性抽水试验、降水水位计算与预测、回灌试验技术要求.pdf VIP
- 生产车间5s管理制度.docx VIP
- 【完整版】视频会议系统_本科毕业论文设计.docx VIP
- 国新基金组织架构.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