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古人如何过重阳?
古人如何过重阳?考诸文字,各个时代的人过重阳的方式有所不同。
东汉至三国时期,过重阳的方式是邀请友人聚会欢宴,有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为证。其书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九九,音同久久。借助这个美好的日子,聚会享宴,以寄托长久。
佳肴美酒谁不喜欢?久久的嘉名,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大快朵颐的理由。契丹人也饮宴过重阳。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十六年九月以重九宴饮,夜以继日,至壬子乃罢,历时一天一夜。
重阳赏菊,大概始于晋代陶渊明。他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面对满园盛开的菊花,饮美酒、食菊花做成的食物,然后再做几首诗,多么浪漫!
陶潜所饮之酒,未必此菊花所酿。但后人可能是从这里得到启发,用采自重阳的菊花酿酒,到来年的重阳饮用。大概因为九与酒同音的缘故,到后来,重阳成为酿酒之节。电影《红高粱》中的插曲可为佐证。歌中唱道:九月九,酿新酒。好酒出在咱的手。据说贵州茅台镇于每年重阳投料下药酿酒,因为九九重阳这天阳气旺盛,能酿出好酒。还有湖南宁远,每于九月九日竞造酒,曰重阳酒。——此事未经考证,不知确否。
《红高粱》中的故事发生在山东。据《山东民俗·重阳节》,重阳之日是山东一些地方祭祀酒业神的日子,神为杜康。
重阳定为节日,并在这一天家人团聚、登高作乐,似始于唐代。因为有那首脍炙人口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如果说仅此一诗不足为凭,还有杜工部的诗句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为证。杜甫为何独酌?身边无亲友。重阳佳节一人独处,又有疾病缠身,何其凄凉!即使这样,也要饮酒、登高,以不负佳节。宋朝人刘挚给友人文莹的诗中,也有类似的心境:无酒无人更无菊,重阳愁过鹿皮翁。(宋·文莹《玉壶清话》)鹿皮翁是一位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他一人在高山顶上修炼成仙。从这些诗句来看,登山、饮酒、赏菊,已成为唐宋文人度重阳的标配节目。后世附庸风雅的皇帝,也选这一天登高。据《辽史》,辽圣宗三年九月初九,重九,骆驼山登高,赐群臣菊花酒。(辽史116页)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为何插茱萸登高?最初是为了避祸。自南朝人的《续齐谐记》中说,汝南人桓景,随方士费长房学道。临近九月九,费长房让桓景赶快回家,说他一家人有灾难,只有每人做一小袋子盛上茱萸戴在胳膊上,然后登高饮菊花酒,就能躲避灾祸。桓景照办了。晚上举家登高回来,见家中的鸡犬牛羊全都死了。费长房说:此可代也。——假如一家人没有去登高,那么后果可想而知。自那以后,重阳日登高、饮菊花酒、佩茱萸,便成为风俗了。
重阳节佩茱萸,在《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据说这部书出自汉代刘歆。这里需要考证一下的是:为何要佩戴茱萸?茱萸有两种:山茱萸和吴茱萸。那么重阳佩戴的是哪一种茱萸?
查了一下百度。有植物学家说是山茱萸,因为山茱萸在我国分布很广。
笔者辗转请教到了中药专家郑金声,答复是:李时珍做过考证,是吴茱萸。《淮南万毕术》:井上宜种茱萸,叶落井中,人饮其水,无瘟疫。悬其子于屋,辟鬼魅。《周处风土记》也说,茱萸气烈、色赤,折茱萸戴头上,可避邪气、逐风寒、延年益寿。
关于茱萸气烈,笔者手头的《中药新编》中这样介绍吴茱萸:全株有特异的香气。这可能是吴茱萸被选中的主要原因。端午挂蒲艾,重阳佩茱萸。它们都是有芳香气味的中药。
辽金时期,重阳是皇帝狩猎的节日。著于先秦的《吕氏春秋》中有这样的文字:是月(九月)也,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戎。五戎即五种兵器,指矛、戟、钺、楯、弓矢。就是说,九月举行围猎,目的是练兵。而且天子要亲自出马、披挂上阵,执弓操矢以射。清代皇帝也常于秋季狩猎、阅兵。弘历于乾隆八年九月初一开始,一直围猎到九月十一。在伍什杭阿这个地方,他亲自射死了一只虎。(《清史稿·高宗本纪》)但清朝皇帝的狩猎,并不为了过重阳节。而辽代契丹人确是把狩猎与过重阳紧密联系一起的。宋人的《燕北杂记》中记载:辽俗,九月九日打围,赌射虎,少者为负,输重九一筵席。金代的女真人也有重九围猎的习俗。《金史·世宗本纪》中说:重九出猎,国朝旧俗。这位取代了完颜亮的世宗完颜雍,在登上皇位的第二年的九月九日便猎于近郊。
中国自古有秋祭一说。秋天,粮食丰收了,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寝庙就是宗庙,意思是告慰祖先,并且还要祭天,感谢上苍的恩赐。
辽金两朝有拜天之俗。据《金史·礼志》:金因辽旧俗,以重五、中元、重九日行拜天之仪。一年举行三次拜天之仪,唯有重九这次最为隆重。重五(五月初五)拜天于鞠(马球)场,中元(七月十五)拜天于内殿,重九则于都城之外。《金史·世宗纪》:三年九月,以重九,拜天于北郊。金世宗曾对臣下说:本国拜天之礼甚重。重九拜天,是与汉文化相融合的产物。
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此人有何战功建国后用了86天从战士升为副团长素材.doc
-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从高考的视角论中学生阅读史籍素材.doc
-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从开明圣主到专制暴君:叶卡捷琳娜的抛物线人生素材.doc
-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从惺惺相惜到绝情翻脸:太平天国与西方的爱恨10年素材.docx
-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达比克草原之战决定叙利亚四百年的命运之战素材.docx
-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大航海时代最凶恶的海盗,抓欧洲人卖到中东当奴隶素材.doc
-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大佬的黄昏:清末津门教案引发官场地震素材.docx
-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大马士革弯刀的光辉战绩素材.doc
-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大英光辉染红多瑙河:西班牙王位战争中的布伦海姆之战素材.docx
-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当事人忆周恩来最后批示为何是四个“托”字素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