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册乡愁教案2.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乡愁》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 了解本诗以时间的变化组诗。 2、 了解本诗情感的层层加深。 3、 了解本诗托物寄情的手法。 4、了解本诗反语正出的效果。 5、 了解本诗寓变化于统一的结构美。 学法点悟 1、在诵读中体会意境和感情。 2、与同题材的古诗和现代诗比较阅读。 3、结合写作背景,深入理解。 整体感知 本诗以一组具体可感的“物”,表现了一种抽象的情。以自己人生的四个阶段为序,回环往复地咏唱,将乡愁由对亲人的思念逐渐上升为家国之思。 疑难解析 质疑:这首诗构思的巧妙主要体现在哪里? 解惑:四节诗为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了表达乡愁的对应物,而且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 质疑:为什么说四个小节表达的感情是层层加深的? 解惑:小时侯,思念母亲,可以写信;长大后,惦念爱人,坐船回家;乡愁都有所寄托与排遣。到后来,母子死别,时空的隔阻再也无法沟通,诗到了这里,感情加重。现在,海峡将我与祖国故乡隔开了,乡愁得到了升华,感情更加厚重。 质疑:作者把乡愁说成是“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解惑:这样写,把抽象的感情——乡愁,变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邮票”、“船票”。托物寄情的写法,增加了形象性,便于使读者展开种种联想,也便于作者创造丰富的意境,表达感情,感染读者。增加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语言揣摩 1、“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 这四个形容词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正语反出,把乡愁浓缩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上,更加反衬出思乡之情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浓烈。 2、“在这头”“在那(里)头”反复出现的表达效果。 这两个短语的反复出现,强调了空间的阻隔。在人生四个阶段中,诗人饱尝了乡愁的各种滋味:小时侯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反复咏叹,渲染了浓浓的离愁别恨。 3、读第一小节,你会产生哪些联想? 也许你会想到一位少年到异地求学,夜深人静,辗转反侧,难以如眠,披衣下床,给母亲写信……。由此你应该能够体会到,诗歌的语言是凝练的,好诗能够用极少的语言引发人无尽的遐想。全诗没有一个感叹号,不动声色的寥寥数语,却使我们仿佛听到了诗人发出的沉重的慨叹,好诗又是含蓄的,不着一个“愁”字,却让你忍不住唏嘘不已。 4、诗中“母亲”“新娘”如果换成“父亲”“孩子”,行不行? 不行,那样表达出来的感情就大大地“变味”了,乡愁是建立在对故土的热爱和依恋的基础之上的。母亲是人一生中最依恋和眷念的,新娘会使我们想到“美丽”、“热恋”,这两个形象与思乡的感情基调是协调一致的。(当然,诗的内容是与诗人自己的人生经历有关,设此题只是单从语言上揣摩。) 研究课题 1、收集古今中外的乡愁诗,欣赏比较。 相关链接: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枯藤”,秋末之景。“昏鸦”,黄昏时归巢之鸦。见此景如何不动游子思乡之情? 小桥流水人家, 他人有家而我独无,又增一分思乡之情。 古道西风瘦马。 古道荒凉。西风起而一年将尽。马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人何以堪? 以上第一层,用九个细节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 夕阳西下。 点出特定时间。“夕阳”照应上文“昏”字。 断肠人在天涯。 卒章显志。上文写景,均系为此句作铺垫,“断肠”为诗眼,写思念之深、之痛。 以上第二层,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断肠”一语,为全篇主旨所在。 2、了解余光中其人其诗。 相关链接: 余光中的祖籍在大陆,他出生在大陆。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去香港,1950年去台湾。一方面,诗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一往深情,极其钟爱,承继了传统文化中乡愁这一永恒的主题,写出了新意;另一方面,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不免经常流露出来。在诗人的其他许多作品中,都弥漫着乡愁情绪。如余光中的: 昨夜,/月光在沙上铺一条金路,/渡我的梦回到大陆。(《舟子的悲歌》)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当我死时》)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乡愁四韵》) 我是神经导电的大陆/饮尽黄河水也不能解渴/扪着脉搏,证实有一颗心还没死去/还吸收,还呼吸雷雨的空气/我的血管是黄河的支流/中国是我我是中国……(《敲打乐》) 自 主 探 究 探究前期导引 掌握本课涉及的生字词

文档评论(0)

c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