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liaim.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 一 )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当代社会生产力 发展和经济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经济角度 科 学 技 术 的 发 展 更新了 生产工具 和 生产技术 提高了 劳动者 的素质 开辟出更广阔的 劳动对象 推动 社 会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2 、 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各 个方面 1 、 实践基础上的 理论创新 是社会发 展和变革的 先导 。 2 、 通过 理论创新 推动 制度创新、科 技创新、文化创新 以及其他各方面的 创新。(创新内容) ( 二 )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政治角度 新时期历次思想解放(理论创新) 1978 年战胜“两个凡是”,冲破了“个人崇拜”。 1992 年破除姓“资”姓“社”,冲破了“计划经济崇 拜”。 1997 年冲破姓“公”姓“私”,冲破了“所有制崇 拜”。 2000 年,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了 新一轮思想大解放。 2003 年,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 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 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 战略思想。 我国现代在理论、制度上的创新。 1. 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①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 由人的实践方式 决定 的 ( 三 )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②实践基础上的 理论创新 和理论指导 下的 实践创新 ,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 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 文 化 角 度 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经历了一个什么样 的过程? ? 古代:生产力水平低,科学技术不发达, 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是朴素的、直观的、 猜测性的 ? 近代:生产力的发展,但各学科是分门别 类的,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是孤立的、静 止地看问题 ? 现代:大工业的出现、科学的进步,决定 人们的思维方式是辩证的思维方式。 在改革开放前,我们没有竞争意识、 效率意识、平等意识、开放意识、维权 意识。通过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人们 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思 维观念形成了,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水平 都发生了变化,人们认识的对象和范围 日趋广阔。 2. 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②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①创新实现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即面向现代化、面 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 会主义文化。它的形成离不开哪些方面? ①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 ② 继承 中国文化优秀传统 ③ 吸收 外国文化有益成果 ④在内容和形式上 不断创新 ⑤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的 实践 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 1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1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2 )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 1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 2 )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 ( 1 )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化 3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 2 )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经济角度 政治 角度 文化 角度 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 …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分歧之一 分歧之二 分歧之三 根本观点 根本分歧 唯物 辩证法 形 而 上 学 联系 的 观点 孤立 的 观 点 发展 的 观点 静止 的 观点 全面 的 观点 片面 的 观点 承 认 矛盾 否 认 矛盾 是否承 认矛盾, 是否承 认是事 物发展 的源泉 和动 力 。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对立: 在事 物中 没有 任何 矛盾。 道之大原 出于天, 天不变, 道亦不变。 万物独化 物各自生 事物变化 发展的根 本原因在 于事物内 部的矛盾 性。 世异则 事异, 事异则 备变。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 然。 观 点 杜 林 董 仲舒 郭 象 黑 格尔 韩 非 老 子 哲 学 家 形而上学 辩证法 电话之父 —— 贝尔 ? 1875 年 6 月 2 日,美国人亚 力山大 . 格雷厄姆 . 贝尔发 明了电话。至今美国波士 顿法院路 109 号的门口, 仍钉着块镌有: 1875 年 6 月 2 日电话诞生在这里的 铜牌。 ? 1876 年 2 月 14 日,贝尔申 请了那个著名的他和沃森 一直研究着的装置 —— 电 话的专利。同一天另一个 发明家格雷也向美国专利 局递交了相似设备的专利 申请书,只因比贝尔晚了 几个小时而痛失电话发明 权。 电话机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nchen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