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30 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改造
所谓既有建筑,《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GB 50292)定义为:已建成两年以上 且已投
人使用的建筑物。
在我国,既有建筑加固改造工程正在与日俱增,范围广、数量多,主要原因有
(1) 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建造的大量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已超过或临近设计使用年限。 由
于环境因素的影响,材料逐渐老化,房屋的可靠度和可靠性逐渐降低,需要进行加固改 造;一
些古建筑,因为建造年代久远或其他原因,也需要进行加固和修缮,继续延长使用 寿命
。
(2)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后,国家提高了中小学校舍等一些重要公共建筑的抗震设 防标准,
需要进一步鉴定和加固。
(3)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改变房屋的使用功能或提高使用质量,部分建筑存在 改造、
加固的客观需求。.
(4)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地非常少,建设用地与农业等其他 用地
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城市建设用地越来越紧张,地价越来越贵,新建房屋成本越来越 高,而对
既有建筑进行加固改造,是节约建设用地,节省投资的有效途径。
(5) 我国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因遭受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风沙灾害、冰 雪灾
害、滑坡、泥石流、沉陷灾害等)和人为灾害(如人为爆炸、火灾等)造成损坏的建 筑物,需
要根据检测鉴定意见进行加固,以恢复房屋的使用功能。
既有建筑加固改造是通过对既有建筑工程的检测鉴定并结合业主要求,分别对地基与 基础、
主体结构、装饰装修、机电设备等进行加固或改造。
30. 1 基 本 规 ^ 定
既有建筑的加固改造,除了遵守《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550) 等相
关规定外,还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30.1.1 掌握既有建筑加固改造的主要特点
既有建筑加固、改造与新建工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既有建筑构配件可能给加固改造 施工
造成不便,应掌握既有建筑加固改造的主要特点。
1. 未知因素多
原结构的隐蔽工程及施工偏差、长期使用或承受突变荷载导致构件内部变化等情况, 难以
全面掌握。对一些建造年代较早、几经改造而资料又不完整的工程,加固改造施工图
与现场实况的出入会更大,未知因素更多,增大了加固改造的施工难度和风险。
2. 原结构影响加固改造施工
力卩固改造施工是在B 经定格的有限空间内实施,限制了某些施工机械的使用,原结构 构件、
设备、管道也会妨碍某些施工操作,呈现出结构加固施工困难、机械化作业程度 低、人工降效
等特点。需要针对加周改造工程的特点,认真考虑经济合理的施工技术
方案。
3. 加固改造带来系列次生问题
加固改造施工过程中,免不了对原结构进行剔凿、开孔、局部拆除,可能影响既有建 筑某
些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也可能造成既有建筑防水系统的破坏;管道进出穿过 建筑物外
30.1 基 本 规 定 851
墙、外框柱加固对外墙的拆改可能埋下外墙渗水的隐患;楼板洞口粘钢加固、楼 地面布线等影
响,会导致相应部位地面加厚,可能涉及建筑50cm 线(或 lm 线) 的调整, 进而影响到安装标高
与50cm 线密切相关的构配件(如电~ 开关)等安装位置调整;随着 改造工程系统升级, 吊顶内可
能需要增设大量的管线、桥架、设备等,以致吊顶标高下降 压缩原有净空,甚至影响门窗开启
等使用功能。需要充分考虑加固改造带来系列次生问 题,在加固改造施工中一并完善。
30.1.2 合理选用加周改造的方法
既有建筑的改造加固,既可以直接对工程部件进行加固,提高其强度、刚度、稳定 性,也
可以通过增加支点、托梁拔柱、改变结构类型等形式改变传力途径,使结构的受力 体系发生改
变达到加固改造既有建筑的目的。既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需要合理选用加固 方法。
地基、基础、结构构件(杆件)主要加固方法见表 30-1。
地基、基础、结构构件(杆件)主要加固方法 表 30·1
部件 主要加固方法
地基 灰土桩法、深层搅拌法、硅化法、碱液法、注浆法
,基础 基础补强注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