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参观杨靖宇烈士陵园体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篇一:《铁血铸英魂--参观郑州市烈士陵园有感》   铁骨铸英魂   ---------参观烈士陵园有感   今日我来到烈士陵园进行了参观,在缅怀先烈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己的境界。   郑州烈士陵园始建于一九五五年,位于郑州西南方向南三环与嵩山南路交汇处,占地面积194、824平方米(约合293亩),建筑面积9391平方米。陵园内安葬烈士134名,其中有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烈士,日本籍松井实烈士和苏联专家巴、阿、切明尼诺夫以及解放郑州而牺牲的烈士等,存放132位烈士骨灰。在省市委、政府和领导以及有关部门的关怀下,先后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事迹陈列馆,烈士骨灰堂,吉鸿昌、杨靖宇、彭雪枫、吴焕先四将军的纪念碑亭,解放郑州烈士纪念碑亭和墓区等。同时,种植了花草树木,铺设了道路。瞰视陵园,纪念建筑物雄伟壮观,松柏满园,苍翠一色,四季生机勃勃,气象万千,满目生辉。   郑州烈士陵园以褒扬先烈,教育后人为宗旨自1980年正式对外开放后,前来缅怀和参观的人常年络绎不绝。每年清明节前后,更是万人云集,省、市领导及社会各界群众都到陵园参加悼念活动。   开展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   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郑州烈士陵园重视国防教育基地建设,在搞好烈士纪念建筑物兴建、管理、烈士事迹陈展的基础上,又兴建了郑州国防园,充分发挥国防教育基地的作用。   郑州烈士陵园愈来愈受到各级领导和会各界的重视,先后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被省六部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省级文明单、省级文明窗口示范单位花园式单位、市级文明单位标兵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郑州烈士陵园正在向着园林化的道路迈进,以烈士褒扬为主,形成集宣传、教育、游览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阵地。   参观期间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烈士,因为很小的时候,就读过这样一篇文章,记录了吉鸿昌烈士在从国外归国的途中,看到许多人都歧视中国人,他就做了一个小牌子戴在胸口,上面写了几个铁骨铮铮的几个字“我是中国人!”当时我就感到,这就是名族气节,后来从各个渠道有了解到了这位烈士的其他情况,才知道,原来他也是我们河南人,使我们河南出来的大英雄,从此就更加关注了,这次参观烈士纪念馆,我站在他前面,久久没有挪动,感受到了他身上那股正气,那种不畏权势,不为金钱的高尚的情操。 又仔细的回顾了一下他的革命岁月。   吉鸿昌(1895—1934),字世五,河南扶沟人,中国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吉鸿昌18岁加入冯玉祥的队伍,开始戎马生涯,他有胆有谋,作战勇敢,在北伐战争中,其所率部队被称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的“铁军”。1931年,吉鸿昌因不愿替蒋介石打内战,被蒋解职并勒令出国“考察 ”,在欧美期间多次发表抗日演说,号召海外侨胞“用热血拥护祖国”。   1932年1月2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进攻上海,吉鸿昌闻讯毅然回国,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根据党的指示潜赴山东联络冯玉祥出山组织武装抗日,随即毁家纾难,变卖家产6万元购置枪弹,1933年5月,与冯玉祥、方振武在张家口建立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第2军军长、北路军前敌总指挥兼察省警备司令。从6月开始,吉鸿昌率部北征收复察东失地,北路军在吉鸿昌的指挥下,所向披靡,三战三捷,22日,收复康保城,7月,收复宝昌和沽源县。随即又开始了扫清多伦外围的战斗。多伦地势易守难攻,为察东重镇,日本视之为攻掠察绥两省的战略据点,派重兵把守。根据敌情、地形,吉鸿昌采取强攻为主、先发制人、内外结合的战斗方案。   7日晚,同盟军分路向多伦发动进攻,日伪军凭借工事与火力,拼命顽抗。攻城部队奋勇冲击,经过两天三夜激战,至10日晚,仍久攻不下,吉鸿昌乃亲率敢死队,赤膊匍匐前进,连续三次指挥登城。{党员参观杨靖宇烈士陵园体会}.   与此同时,暗派副官率士兵40余人,化装成伪军潜入城内。12日凌晨,吉鸿昌再次组织猛攻,里应外合,终于打败了日伪军,收复了多伦,察东四县全归同盟军之手,成为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首次从日伪军手中收复失地之举,对全国抗日力量产生极大鼓舞。   然而,此时蒋介石却派重兵进攻同盟军,同盟军终因腹背受敌、寡不敌众而失败。同盟军失败后,吉鸿昌到平津等地继续从事抗日活动。1934年吉鸿昌同宣侠父、南汉宸及任应歧将军,联络各派抗日人士在天津成立了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任党组领导成员。为宣传抗日爱国,大同盟编辑出版了机关刊物《民族战旗》,吉鸿昌用自己的钱购置印刷工具,并在自家设立了秘密印刷厂,他的家成了宣传抗日的桥头堡,而为反动派们所不容。   1934年11月9日,吉鸿昌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11月24日被杀害,殉难前,吉鸿昌从容走上刑场,以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写下了浩

文档评论(0)

辅导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各类考试资料,题库、历年试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