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推进剂基础修改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33 目录 TOC \o 1-3 \h \z \u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 第二节 固体推进剂的发展简史 1 第三节 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 3 第四节 火箭和导弹武器对固体推进剂性能的要求 3 第五节 固体推进剂的基本组成 5 第六节 固体推进剂的分类 7 第二章 固体推进剂的能量性能 9 第一节 火箭对固体推进剂能量性能的要求 9 第二节 比冲的基本关系式 10 第三节 提高固体推进剂能量性能的主要途径 13 第四节 推进剂能量特性参数的测定 14 第三章 固体推进剂的力学性能 15 第一节 固体火箭发动机对固体推进剂力学性能的要求 15 第二节 固体推进剂力学性能的特征 15 第三节 影响固体推进剂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 16 第四章 固体推进剂的贮存性能 19 第一节 固体推进剂的物理安定性 19 第二节 固体推进剂的化学安定性 20 第三节 复合固体推进剂的老化 24 第四节 推进剂的贮存老化试验与使用寿命 25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 含能材料:自身包含了燃烧和爆炸化学反应所必需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这类物质在无须外界供氧的情况下,由适当的外界能力所激发,即可产生有规律的燃烧或爆炸反应,快速释放出大量的高温燃气,从而达到发射弹丸、推动火箭前进或产生爆破作用的目的。 将用于发射枪炮弹丸的发射药和用于推进固体火箭的固体推进剂统称为火药。 用于爆炸作用的含能材料称为炸药。(火药和炸药的区别:作用不同) 固体推进剂:固体火箭发动机获得推力的能源和工质的固态混合物,为一种含能材料,属于火药中的一类。贮存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内,燃烧时迅速生成大量高温燃气,并通过喷管膨胀而产生推力,将推进剂的化学能转变为火箭飞行的动能。 火药与炸药的区别: 1.引爆方式:燃烧、爆炸 2.释放能量速度:推进剂或者发射药燃速一般为几毫米或者几十毫米/秒,爆轰波数千米/秒 3.燃烧波(爆轰波)相对于含能材料本身的发展方向:燃烧波发展方向与火药消失的方向相反,爆轰波的发展方向与炸药的消失方向一致 炸药一旦起爆,首先在起爆点发生爆炸反应而产生大量高温、高压和高速的气流,在炸药中激发冲击波。冲击波强烈压缩邻近的炸药薄层引起炸药反应,产生大量气体与大量热。反应所释放出来的热量的一部分足以补偿冲击波传播时的能量损耗,因此,冲击波得以维持固有波速和波阵面压力继续向前传播。其后紧接着引起炸药进行化学反应,并以同等速度向前传播。这种伴随有化学反应,在炸药中传播的特殊形式的冲击波称为爆轰波,这个过程叫做爆轰过程。 第二节 固体推进剂的发展简史 火药是四大发明之一。 公元三世纪(西晋)炼丹家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载有“饵服雄黄法”,提出雄黄与硝石等混炼的配方,这是有文字记载的研究黑火药的开始。公元808年,清虚子《太上圣祖金丹秘诀》中,记载了黑火药配方,由硝石(硝酸钾)、硫黄和木炭组成的混合物。 公元969年,我国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支火药火箭,公元975年作为武器首次应用于战争。这是热兵器时代的开端。 此后中国的黑火药技术传播至西方,13世纪中国的黑火药与火箭先传入阿拉伯国家,之后传到欧洲。13世纪后半期欧洲有了火药用于战争的记载。直到19世纪,黑火药一直是世界上唯一用于战争的火炸药。 1846年,瑞士人舍拜因发明了硝化纤维素,同年,意大利人索布列罗制成了硝化甘油,为现代火药的发展创造了基础。 1884年,法国人维也里采用醇、醚为混合溶剂将硝化纤维素塑化加工成以硝化纤维素为唯一成分的火药——单基药。 1888年,瑞典人诺贝尔以低氮量的硝化纤维素吸收硝化甘油制成了双基火药。 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这两种火药都是作为枪炮弹药的发射药。 1935年,苏联将双基火药首先应用于火箭发动机,研制成功的喀秋莎火箭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0年,美国也开始将双基推进剂应用于火箭推进系统。1942年,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PL)首先研制成功第一个复合推进剂——高氯酸钾为氧化剂(76.5%)、沥青为粘合剂(14.1%),重油为增塑剂(9.4%)。比冲为176s,14.28MPa时燃速为4.06mm/s,压力指数为0.76。 1946年,JPL研制成功聚硫橡胶推进剂,这是首先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推进剂。粘合剂预聚物为液态聚硫橡胶(26%),高氯酸铵为氧化剂(71%),催化剂(2%),工艺附加物(1%),推进剂实测比冲达到了215s,并首次制成了贴壁浇铸的药柱。 1949年开始研究聚酯型聚氨酯推进剂,1953年开始研究聚醚型预聚物,当年小型发动机试飞,1955年投入Genie发动机的装药生产,美国人称之为第一代

文档评论(0)

139****6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