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研究/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2008,15(5.-156~157 环图S223以成都市经济区内人工湖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湖塘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规律.利用地积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地积累指数大小顺序为: HgCdPbCuZnAs.湖塘沉积物中Hg是主要污染物质,属强2极强污染,其次是Cd,Pb,Cu属强污染,靠近工业区的东湖沉积物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是近郊区的青龙渔场,远郊的朝阳水库污染较轻.图3表3参4
X524200901785太湖地区旱季、雨季水体污染影响因素分析/朱红霞(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农业部环保科研监测所.-2008,27(6.-2396~2400
环图X215面源污染物越来越成为导致太湖地区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SPSS进行基于因子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太湖地区旱季和雨季水质污染状况的差异及其主导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总磷、总氮、铵态氮超标最为严重,其中总氮含量雨季明显大于旱季;辛庄地区地下水中总磷平均含量明显高于宜兴和王庄的地下水.研究区域内太湖的磷污染比灌溉水和城市河水严重,且长期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地表水水质最大的影响因素是氮、磷营养盐以及COD Mn,影响地表水质的主要氮盐为铵态氮.图1表6参12
X524200901786风浪扰动下的太湖悬浮物实验与模拟/逄勇(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8,29(10.-2743~2748 环图X25采用太湖湖区底泥,根据波浪水槽实验总结了各种扰动强度下太湖底泥的起动切应力.波浪水槽可以系统地模拟太湖常见的波浪强度.通过实验确定了太湖底泥的临界切应力为0.050Pa,采用国外先进的FVCOM模型计算模拟了太湖流场和悬浮物分布并和太湖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较为合理,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由于目前太湖的野外监测资料存在较明显的时空不一致性,模型参数率定的精度受到了较大影响,太湖悬浮物与太湖底泥的内源释放以及水体的透明度有较大关系,因此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太湖的悬浮物规律对太湖的富营养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图10表3参19
X524200901787太湖北部湖区CDOM光学特性及光降解研究/王鑫(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 -2008,21(6.-130~136 环图X26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X53200901788硫酸盐还原菌修复污染土壤过程中镉的地球化学形态分布变化/范文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8, 28(11.-2291~2298 环图X29利用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作为分析手段,研究了硫酸盐还原菌对不同污染程度土壤中镉的地球化学形态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受镉污染的土壤中,可交换态是镉存在的主要形态.土壤中镉在硫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总量没有发生变化,但地球化学形态发生显著变化,从不稳定的可交换态转化为更加稳定的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可交换态的去除率可达60%~80%;镉形态的变化使土壤中镉的生物可利用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易利用态的比例明显下降,达到了修复效果.在修复过程中,镉对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抑制作用不同.利用硫酸盐还原菌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具有修复效率相对较高、技术简便的优点.图8表1参28
X53200901789施用污泥堆肥及其水溶性有机物对土壤中荧蒽解吸2淋滤的影响/张雪英(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8, 28(10.-2018~2023 环图X29以荧蒽(Fluoranthene为多环芳烃(PA Hs的代表,通过序批试验及土柱淋洗试验研究了污泥堆肥及污泥堆肥水溶性有机物(DOM对污染土壤中荧蒽解吸和淋滤的影响.施用污泥堆肥实验结果表明,污泥堆肥施入土壤后的短时间内由于带入和产生的DOM而表现出促进土壤中荧蒽的解吸与淋滤,但随着DOM的降解,该作用逐渐消失.污泥堆肥充分腐熟后(腐熟堆肥因DOM少而稳定的腐殖质等固相有机质含量相对较多,而表现出施用腐熟堆肥后土壤更易对荧蒽吸持.单独施用污泥堆肥DOM 后的试验,也进一步表明了污泥堆肥DOM的存在确实能促进土壤中荧蒽的迁移,且在相同DOM浓度下,腐熟堆肥DOM对土壤中荧蒽的解吸和淋滤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初始堆肥DOM处理,原因在于腐熟堆肥DOM中大分子组分和疏水性组分的含量比初始堆肥的DOM要多.因此,堆肥施用对土壤多环芳烃环境行为或活性的影响是堆肥施入土壤后固相有机质含量及性质和溶解性有机质的含量及性质等综合影响的结果.图5参21
X53200901790天津滨海工业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李静(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