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秦策二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docVIP

战国策·秦策二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      张仪南见楚王,曰:弊邑之王所说甚者,无大大王;唯仪之所甚愿为臣者,亦无大大王。弊邑之王所甚憎者,无大齐王;唯仪甚憎者,亦无大齐王。今弊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是以弊邑之王不得事令,而仪不得为臣也。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若此,齐必弱,齐弱则必为王役矣。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於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      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谷①得商、於之田,方六百里。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陈轸曰:臣见商、於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故不敢妄贺。楚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出地后绝齐秦计必弗为也先绝齐后责地且必受欺于张仪。受欺于张仪,王必惋之。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绝齐,使者未来,又重绝之。      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张仪至,称病不朝。楚王曰:张子以寡人不绝齐乎?乃使勇士往詈齐王。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使者曰:臣闻六百里,不闻六里。仪曰:仪固以小人,安得六百里?      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陈轸曰: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楚国不尚全乎?王今已绝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也,国必大伤。      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秦与齐合,韩氏从之。楚兵大败于杜陵。      (摘编自《战国策bull;秦策二》)      [注]①不谷:古代诸侯自称的谦辞。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弱则必为王役矣役:役使      B.使者未来,又重绝之重:加重      C.乃使勇士往詈齐王詈:辱骂      D.楚国不尚全乎全:保全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张仪狡诈的一组是(3分)      ①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②弊邑之王所说甚者,无大大王      ③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④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      ⑤张仪至,称病不朝⑥仪固以小人,安得六百里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④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仪自荐出使楚国,他的目的是离散齐楚联盟,为秦国攻打齐国扫清障碍。      B.陈轸认为与齐国绝交不仅会孤立楚国,还可能引来秦国和齐国的双面夹击。      C.张仪承诺给楚国商、於六百里土地,赢得怀王君臣的信任,促使楚国与齐绝交。      D.怀王不听陈轸劝告,兴兵攻打秦国,却因失去友邦反遭秦、齐、韩的联合打击。      5.根据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6分)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且先出地后绝齐秦计必弗为也先绝齐后责地且必受欺于张仪。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      译:      答案:      2.B(重:再次)      3.C(①是说张仪主动请求前往楚国,④是陈轸对局势的分析。)      4.C(张仪以秦国商、於六百之地的承诺欺骗了楚怀王大部分君臣,但陈轸对局势保持了清醒的认识,没有被蒙蔽。)      5.(1)且先出地后绝齐/秦计必弗为也/先绝齐后责地/且必受欺于张仪。      (2)张仪回到秦国之后,秦王就派人出使齐国,秦、齐两国暗中缔结盟约。      (反使阴各1分,语句不通酌情扣分。)      参考译文:      秦想要进攻齐国,可是齐国和楚国是友好国家,秦惠王为此感到忧虑。张仪说:请大王为我准备车马和礼物,我请求去楚国游说楚王试试看。      张仪去南方面见楚怀王,说:敝国国王最敬重的人,莫过于大王了;我做臣子,也莫过于希望给大王你做臣子。敝国国王所最痛恨的君主,莫过于齐王;而臣张仪最不愿侍奉的君主,也莫过于齐王。现在敝国准备发兵征讨齐国,无奈贵国跟齐国结为友好同盟,因此秦王无法好好侍奉大王,张仪我也不能够做大王的忠臣。如果大王能关起国门跟齐断绝邦交,臣会请求让秦王献上方圆600里商、於土地。如此一来,齐就丧失了后援,而必定走向衰弱;齐走向衰弱以后,就必然听从大王号令。由此看来,大王如果能这样做,楚国不但在北面削弱了齐国的势力,而又在西南对秦国施有恩惠,同时更获得了商、於的土地,这真是一举三得的上策。      楚怀王一听,非常高兴,就赶紧在朝廷宣布:寡人已经从秦国得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