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角类的培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津农学院 生物饵料培养论文 中文题目 枝角类的培养 学生姓名 段存磊 学 号 0904014214 系 别 水产科学系 专业班级 水产养殖二班 成绩评定 2012年4月 枝角类的培养 姓名:段存磊 专业班级:2009级水产养殖2班 一、枝角类的介绍   枝角类又称水蚤, 属节枝动物门、甲壳纲、枝角目, 是淡水水体中最重要的浮游生物组成之一。枝角类不仅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占干重的40 % —60 %) , 含有鱼类营养所必需的重要氨基酸,而且含维生素及钙质也颇为丰富, 是饲养鱼类虾蟹幼体等最理想的活饵料。过去对枝角类的利用主要采用池塘施肥等粗放式培养, 或人工捞取天然资源, 在很大程度上受气候、水温等自然条件限制。随着鱼虾蟹养殖业的蓬勃兴起及苗种生产的不断发展, 对枝角类的需求量相应增大。同时要求能人为地控制, 保障其供给。因此, 近年来大规模人工培养枝角类已受到普遍重视。 全世界400多种枝角类,我国约有152种,大多数分布于淡水水域,海水中种类较少,是浮游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饵料生物培养的种类主要为:淡水种类,如大型蚤、多刺裸腹蚤;咸淡水种类,如蒙古裸腹蚤;海水种类,如鸟喙尖头蚤等。 二、枝角类培养条件 枝角类培养对象应选择生态耐性广、繁殖力强、体型较大的种类。蚤属中常见的大型蚤, 蚤状蚤、隆重线蚤、蚤及裸腹蚤属中的少数种类均适于人工培养。人工培育的蚤种来源十分广泛, 一般水温达到18 ℃以上时, 一些富营养水体中经常有枝角类大量繁殖, 早晚集群时可用浮游动物网采集;在室外水温低, 尚无枝角类大量繁殖的情况下, 可采取往年枝角类大量繁殖过的池塘底泥, 其中的休眠卵即冬卵经过一段时间的滞育期后, 在室内给予适当的繁殖条件、也可获得蚤种。 枝角类虽多系广温性, 但必须在水温达到16 —18 ℃以后才能大量繁殖, 繁殖盛期水温在18 —28 ℃, pH 为615 —815 , 最适pH 要求在7 —8枝角类对环境溶氧量变化有很大的适应性, 培养时池水溶氧饱和度以70 % —120 %最为适宜, 对有机物耗氧量要求在20 毫克/ 升左右。枝角类对钙的适应性较强, 对镁离子要求在40 毫克/ 升, 过高对生殖有抑制作用。人工培养的蚤类均为滤食性种类,其理想食物为单细胞绿藻、酵母、细菌及腐屑等。 利用单细胞绿藻培养枝角类效果较好, 但水中藻类密度不宜过高, 水色呈淡绿色即可。使用酵母培养比较简单方便, 但投喂量应严格控制, 以当天吃完为宜,若投喂过量极易败坏水质。利用小球藻Η Μ= ΒΑ ; 6,培养的枝角类生殖量大、繁殖速度快、活力较好且 体色微红Φ 而喂以酵母的枝角类生殖量小、繁殖速度慢、活力较差且体色极淡, 因其营养成分缺乏不饱和脂肪酸, 在投喂鱼苗之前, 必须先用单胞绿藻强化培养2 一3 小时以上。 培养的种蚤条件, 个体强壮, 体色微红,以第1 次性成熟的个体在显微镜下检查见肠道两侧有红色卵巢, 身体透明, 孵育囊内有冬卵, 种群中有较多雄体的都不宜用来接种。枝角在正常情况下以孤雌生殖方式进行繁殖, 种群生长迅速, 环境条件一旦恶化或变化剧烈, 蚤类即行两性生殖, 繁殖速度明显减慢, 因此培养时应保持环境相对稳定,避免饥饿, 水质老化及温度、pH 值大辐度变化。 枝角类主要摄食细菌、单细胞藻类,如小球藻、栅藻等。当单细胞藻类密度为100- 200 万个/ml 时对枝角类最为有利。枝角类不摄食衣藻类和大型鞭毛藻类(例如团藻属),这些藻类的大量繁殖对枝角类有抑制作用。若培养的水体大量出现这些不利种类,应大量注入新水,以改变浮游植物的种群组成。培养枝角类应在10 月初或9 月底开始进行,此时水温为20℃左右,有利于枝角类繁殖。冬季时水温低,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下降,不能满足枝角类摄食需要,此时应以投喂面粉、酵母、米糠为主。 三、枝角类的培养方法 1、室内小型培养。室内培养规模小, 各种条件易于人为控制, 适于种源扩大和科学研究。一般可利用单细胞绿藻、酵母培养, 水泥池及大型塑料桶均可。利用绿藻培养时可将清水(经过滤后的天然水或经曝气的自来水) 盛于培养的容器中, 注入培养好的绿藻, 使水由清变成淡绿色即可引种。利用绿藻培养枝角类效果较好, 但水中藻类密度不宜过高, 小球藻控制在200 万个/ 毫升左右, 栅藻密度在45 万个/ 毫升, 密度过高反而不利于枝角类摄食。 在条件适宜即水温较高、食物丰富时, 枝角类以孤雌生殖方式进行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