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53知识分享.ppt

  1.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Organic Chemistry;第六章 不饱和烃 §6-1 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 §6-2 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 §6-2-1 烯烃和炔烃化学性质一览表 §6-2-2 催化加氢 一、反应能否自动进行 二、催化加氢的反应机理 三、催化加氢的反应活性 四、催化加氢的立体化学 §6-1-3 亲电加成反应 一、加卤素;二、加卤化氢 三、加水 四、硼氢化氧化和羟汞化反应 §6-2-4 自由基加成反应-过氧化物效应 §6-2-5 亲核加成反应 §6-2-6 氧化反应 一、高锰酸钾氧化 二、臭氧化反应 三??环氧化 §6-2-7 α- 氢原子的反应 一、卤代 ;第六章 不饱和烃;§6-1 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 ;b.p 顺式(3.5℃)> 反式(0.9℃) ;;;;;3.自由基加成反应: ;氧 化 反 应;2. 臭氧化: ;聚 合 反 应 ;1. 烯烃的化学氧化与催化氧化: ;2.烯烃的α-H反应: ;4.炔氢的反应: ;§6-2-2 催化加氢;由此可见,催化加氢是一个放热反应。 ;二、催化加氢的反应机理:;三、催化加氢的反应活性: ; 不饱和烃的氢化热↑,说明原不饱和烃分子的内能 ↑,该不饱和烃的相对稳定性↓。 ; (1) 烯烃顺反异构体的稳定性是:反式 > 顺式(二者 能差为 4.2kJ.mol-1)。 ;显然,烯烃催化加氢的相对活性应该是: ; 2. 炔烃: ; 采用Na(或Li)/液NH3还原炔烃将得到反式烯烃。 ;束缚力↑,不易给出电子,故三键的亲电加成比双键慢。; 应当指出的是:烯烃还可与I—Cl、I—Br按马氏规 则加成。 ; 解释: ; 实验事实告诉我们:该加成反应一定是分步进行的。 否则,不会有1-氯-2-溴乙烷和2-溴乙醇生成。 ; 实验事实告诉我们:既然产物以反-1,2-二溴环戊烷为 主,反应中间体就不会是实验事实(二)所提供的中间体碳 正离子。 ; 公认的反应历程: ; 在该反应中,Br2分子共价键的断键方式为异裂,故 该反应属于离子型反应。 ;同理,炔烃与卤素作用,也是反式加成。 ;二、加卤化氢; 2. HX对烯烃加成的相对活性:; 该反应不使用HX的水溶液,以避免烯烃与水加成。;验规则称为Markovnikov规则,简称“马氏规则”。; 反应的速率和方向往往取决于反应活性中间体生成 的难易程度,即活化能的高低。; 容易生成的碳正离子也一定是稳定的碳正离子。一 般烷基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次序为:; 由此可见,烯烃与极性试剂加成的相对活性顺序应该是:;规则”呢?如:;; 5. 反应的立体化学:; ; 结论:; 结论:; 小结:; 练习:; 3. 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历程: ;四、硼氢化反应和羟汞化反应; 硼氢化反应的取向及立体化学; 炔烃也可进行硼氢化反应:; 2. 羟汞化 - 脱汞反应; 该反应若用ROH代替H2O,则可得到醚。; 常用的过氧化物:;问题:; (1) 从亲电性和亲核性上考虑:; (3) 从自由基的稳定性考虑: 当反应可以生成两种以上的自由基时,反应 总是有利于生成较稳定的自由基,而Br.要比H.稳 定的多。; 由此可见,只有加HBr的反应,两步都是放 热的。; 练习:; 炔烃易于ROH、RCOOH、HCN等含有活泼 氢的化合物进行亲核加成。如:; 由于反应的关键步骤是由亲核试剂的进攻引 起的,故称亲核加成反应。反应的结果,象亲电 加成一样,也遵循“不对称加成规律”。;§6-2-6 氧化反应; 该反应可用于推测原烯烃或炔烃的结构。;二、臭氧化反应:; 烯烃与过氧酸反应生成 1,2-环氧化物的反应, 成为环氧化反应。;由此可见:;氢的化合物反应,所以,环氧化反应通常在非水 溶剂中进行。;§6-2-7 α- 氢原子的反应; α-卤代反应为自由基取代反应。; 1. 溴化剂 NBS 是怎样起作用的?; 2. 重排是怎样进行的?;二、氧化反应(见化学性质一览表)。;§6-3 二烯烃和共轭体系; 1,3 – 丁二烯分子中的四个碳原子均为 sp2 杂 化,每个碳原子各剩一个

文档评论(0)

sunfuliang78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