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氢化可的松的生产工艺研究
组员:蒙、任、廖、宋、申、
制作人:宋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
概述
合成路线
生产工艺原理及过程
CONTENTS
原辅料制备
污染物治理
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
化学名称:11β,17α,21-三羟基孕甾-4-烯-3,20-二酮,又名皮质醇,为白色或几乎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初无味,随后有持续性苦味,遇光渐变质。熔点217~220℃,熔融时同时分解,不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醚,微溶于氯仿,能溶于甲醇、乙醇(1:40)和丙酮(1:80)。溶于浓硫酸呈强烈绿色荧光,后渐变为橙红色。
概述
氢化可的松为糖皮质激素药物,临床上用作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及垂体功能减退症的替代治疗
也可用于治疗过敏性和炎症性疾病,也有保钠排钾作用主要用于抢救危重中毒性感染。
药理作用
001
002
采用半合成方法,即从天然产物中获取含有上述甾体基本骨架的化合物为原料,再经化学方法进行结构改造而得
全合成需要30多步化学反应,工艺工程复杂,总收率太低,无工业化生产价值。
合成路线
常见原料的选择
薯芋皂素与氢化可的松的化学结构,可知需除去薯芋皂素中的E环(四氢呋喃环)、F环(四氢吡喃环),而薯芋皂素经开环裂解去掉E, F环后,即能获得理想的关键中间体—孕甾双烯醇酮醋酸酯。
从孕甾双烯醇酮醋酸酯到氢化可的松的化学结构,除将C-3羟基转化为酮基,使C-5, 6双键位移至C-4,5位外,需引入3个特定的羟基即11, 17, 21-位羟基。
主要阐述的路线以薯芋皂素为起始原料,经孕甾双烯醇酮醋酸酯环氧化得到中间体后,再经沃氏氧化(Oppenauer 氧化)得到16α,17α-环氧黄体酮。由16α,17α-环氧黄体酮合成氢化可的松。
生产工艺原理及过程
1.Δ5,16-孕甾二烯-3β-醇-20-酮-3-醋酸酯的制备
2.16α-17α-环氧黄体酮的制备
3.17α-羟基黄体酮的制备
4.△4孕甾烯-17α,21-二醇-3,20-二酮的制备
5.氢化可的松的制备
生产工艺原理及过程
1.Δ5,16-孕甾二烯-3β-醇-20-酮-3-醋酸酯的制备
工艺原理:
生产工艺原理及过程
⑵ 工艺过程
1)醋酸酯(Ⅰ)合成:将薯芋皂素、醋酐、HAC投反应罐内,后抽真空排除空气。当加热至125℃时,开压缩空气使罐内P=3.9x105~4.9×105Pa, T=195~200℃。关压力阀,反应50min反应毕,冷却
2)双酮化合物(Ⅱ)合成:加入HAC,用冰盐水冷至<5℃,投入预先配制的氧化剂(由铬酸、乙酸钠和水组成),反应罐内急剧升温,在60~70℃下保温反应20min,加热到90~95℃ ,常压蒸馏回收乙酸,再改减压继续回收乙酸到一定体积,冷却后,加水稀释。
生产工艺原理及过程
3)精制:用环己烷提取,分出水层;有机萃取液减压浓缩至近干,加适量乙醇,再减压蒸馏带尽环己烷,再加乙醇重结晶,甩滤,用乙醇洗涤,干操,得双烯醇酮乙酸酯(9-8)精品,熔点165℃以上,收率55%~57%。
⑶ 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
氧化是放热反应,反应物料需冷却到<5℃;投入氧化剂后罐内T可上升到90~100℃,如继续升温会出现溢料
生产工艺原理及过程
2.16α-17α-环氧黄体酮的制备
工艺原理:
生产工艺原理及过程
⑵ 工艺过程
1)环氧化反应
将双烯醇酮醋酸酯和甲醇抽入反应罐内,通氮气。在搅拌下滴加20%氢氧化钠液,T≤30℃,加毕,降温到22±2℃,逐渐加入过氧化氢,控制T≤30℃以下,加毕,保温反应8h,抽样测定双氧水含量在0.5%以下。环氧物中间体(9-9) 熔点在184℃以上,即为反应终点。静置,析出,得熔点184℃~190℃。
生产工艺原理及过程
2) Oppenauer氧化反应:用焦亚硫酸中和反应液到pH7~8,加热至沸,减压回收甲醇,用甲苯萃取,热水洗涤甲苯萃取液至中性,甲苯层用常压蒸馏带水,直到馏出液澄清为止;加入环己酮,再蒸馏带水到馏出液澄清。
加入预先配制好的异丙醇铝,再加热回流1.5h,冷却到100℃以下,加入氢氧化钠液,通入蒸汽进行水蒸汽蒸馏带出甲苯,趁热滤出粗品,用热水洗涤滤饼到洗液呈中性。干燥滤饼。用乙醇精制,甩滤,滤饼经颗粒机过筛、粉碎、干燥,得环氧黄体酮,熔点207~210 ℃,收率75%。
生产工艺原理及过程
⑶ 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
过氧化氢系强氧化剂,极易放出氧引起爆炸;
反应必须始终在足够的氮气下进行,避免接触空气。
另一方面,应严格控制反应温度不能超过30℃,否则会导致过氧化氢(双氧水)分解和过氧化钠的形成,引起爆炸,但温度低于22℃会使反应时间延长。
生产工艺原理及过程
3.17α-羟基黄体酮的制备
工艺原理:
生产工艺原理及过程
⑵ 工艺过程
上溴开环反应:将含量56%的氢溴酸预冷到1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泥厂余热锅炉调试报告.pdf VIP
- 2024-2025年中国铁氧体软磁材料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025秋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docx
- 我眼中的中国平安.docx VIP
- 公路工程沥青新旧试验规程差异对比解读-JTG 3410-2025.pdf VIP
- 《气体传感器简介》课件.pptx VIP
- 自治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提纲(试行).doc VIP
- 粘贴钢板加固施工方案.docx VIP
- 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2025).docx VIP
- Fisher阀门结构与维护.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