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材料题训练(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近代史材料题训练(一) 1.(2013·江苏连云港)“梦想成真”是每个人的追求。历史人物的探寻,为我们实现梦想提供了宝贵财富。阅 读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问答下列问题。 (1)梦想要成真,首先梦想须顺应时代潮流。 李鸿章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广。” 这里的“文武制度”指什么?为“自强”,李鸿章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探索?写出这种探索失败的标志。(3分) (2)梦想要成真,还须高瞻远瞩的智慧。 孙中山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这里,孙中山的最终“梦想”是什么?为此,他在1912年和1924年,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政治探索”(3分) (3)梦想要成真,更须坚韧不拔的毅力。 毛泽东在1930年指出,“朱德毛泽东式……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毛泽东这样论述的实践基础是什么?1934—1936年,他和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怎样的考验?毛泽东争取民族独立的“梦想”得以“成真”的标志是什么?(3分) 2、(2013·江苏苏州)2012年11月29日 材料一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二 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鹄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重大运动。(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2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1分) 3. (2012年浙江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曾领先世界的中国,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统治者严密控制人们思想;而此时,应该立新体质,扫清发展障碍,崛起为世界第一强国……中国逐渐落伍……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理了由学习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过程。 材料三:抗战胜利前夕,蒋介石宣称,国民党今后的人物是消灭共产党;而毛泽东提成,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最终,中国人民作出了正确的抉择,并继续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1)依据材料一,简析英国崛起和近代中国落伍的原因。(2分) (2)结合材料二,例举19世纪末中国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方面进行探索的史实。其结果引发了人们哪些思考?(2分) (3)分析材料三,概括中国人民作出正确抉择后,中国政治统治特点有何变化?历经数代人的探索,我们正朝着远大的目标奋进。现阶段我们要一次实现的目标指是什么?(4分) 4.(2012﹒乐山市)(11分)中、日两国均为世界重要国家,中日关系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影响重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图片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卷相应的括号内划“√”;违背了以上图片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划“×”;是以上图片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4分) ①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局部侵华战争。( ) 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 ③卢沟桥的烽火,揭开了中华全民族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 ) ④日军最高司令官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国战区代表递交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 (2)硝烟散尽, 回望历史,抗战精神永恒。你认为抗日战争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什么?(1分) 材料二 二战后,日本追随美国,中日关系呈敌对状态……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中日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摘编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日两国也已经将今年定为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但中日两国间的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一是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