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的测量参考PPT.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体温的测量参考PPT 2、冰袋:高热降温时置冰袋于前额、 头顶部、和体表大血管流经 处(颈部两侧、腋窝、腹股沟等),放置时间不超过30分钟注 意观察局部情况,防止冻伤,倾听患者主诉,有异常立即停用。 冰袋使用30分钟需测体温,不得在放置冰袋的腋下测量体温。 当体温降至39度以下,应取下冰袋。 * 体温的测量参考PPT 冰帽:体温高于39时用冰帽,预防脑水肿,注意防止枕后、外耳冻 伤,用冷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以防产生继发效应,低于39度 应取下冰帽。 * 体温的测量参考PPT 根据病情和医嘱用药 用药后半小时应复测体温并记录,若用药后体温持续不降或降温过 缓应及时就医,用药后让患者尽量多饮热水及时补充液体。观察生命 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询问患者感受,倾听患者主诉注意尿量及出入 量,防止患者因出汗过多而虚脱甚至休克。并做好基础护理及心理护 理。 智慧养老 尊严养老 * * * 体温过低的护理措施:提供合适的环境温度注意加强保暖;加强监测,观察生命体征,持续监测体温的变化,同时注意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 * * * * * 体温的测量参考PPT * 体温的测量参考PPT 1、体温:也称体核温度,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 神经的温度,由于体核温度不易测试,临床上常以口腔、直肠、腋窝等处的温度来代表体温。直肠温度最接近于人体深部温度。临床上常用腋温和口温。 2、体温的形成:体温是由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而产生。 3、正常体温:口温 36.3-37.2;肛温 36.5-37.7;腋温 36-37℃ 4、体温在38℃以下为低热,38℃—39℃为中热,39℃—40℃为高热,40℃以上为超高热。(腋温) * 体温的测量参考PPT 5、体温的生理变化: (1)昼夜:清晨2-6点最低,午后13-18点最高,与下丘脑的生物钟功能有关 (2)年龄:由于基础代谢水平不同,体温也不同,一般儿童青少年的体温高于成年人,老年人体温较低,婴幼儿的体温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3)性别:成年女性平均比男性高0.3 ℃ ,女性排卵前体温较低,排卵日最低,排卵后升高 (4)肌肉活动:活动后体温升高,测量体温时应在患者安静状态下测量 (5)药物:麻醉药物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或影响传入路径的活动并能扩张血管,增加散热,降低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对手术患者术中术后应注意保暖 此外,情绪激动、紧张、进食、环境温度的变化等都会对体温产生影响,在测量体温时,应加以考虑。 * 体温的测量参考PPT 1、 定义:,是指任何原因引起产热过多、散热减少、体温调节障碍、致热源作用于 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体温升高。并超过正常范围,称发热。一般而言, 当腋下温度超过37 ℃ ,口腔温度超过37.5 ℃,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 ℃ 以上可称为发热。 2、发热过程及表现,一般分为三期 (1)体温上升期:此期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 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甚至寒战。可有骤升和渐生两种方式,骤升是体 温突然升高,在数小时内升至高峰,见于肺炎球菌肺炎、疟疾等,渐生是指体 温逐渐上升,数日内达高峰,见于伤寒等。 (2)高热持续期:此期特点是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平衡,主要表 现为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脉搏加快、头痛头晕、食欲减退、 全身不适、软弱无力。 (3)退热期: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主要表现为大量出 汗、皮肤潮湿。体温下降可有骤退和渐退两种方式。体温骤退者由于大量出 汗,体液大量丧失,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厥冷等虚脱或休克现象,在护 理工作中应注意加强观察。 * 体温的测量参考PPT 定义:体温低于正常范围,体温低于35℃。 原因:①散热过多,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中,使机体散热过多过快②产热减少:重度营养不良,极度衰竭,③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良,如颅脑外伤;药物中毒,如麻醉药、镇静药;重症疾病,败血症、大出血等。 临床表现:发抖、血压降低、心跳呼吸减慢、皮肤苍白冰冷、躁动不安、嗜睡、意识障碍、甚至出现昏迷。 * 体温的测量参考PPT 一、什么时候要测量体温 二、测量体温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 体温的测量参考PPT 发热患者(体温=37.5)每四小时测试一次,如患者19:00体温在38以下,

文档评论(0)

WJDT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