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131302教学教材.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篇 路基工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路基工程的特点和与有关工程项目的关系 一、路基工程的特点 (一)土石方工程巨大,沿线分布不均,与路基排水、防护与加固工程相互制约,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 (二)路基工程项目繁杂,涉及土方、石方、污工砌体等多种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施工安排十分不易。 (三)路基工程对于原来的生态、水土保持和农田水利等环境影响巨大,工程方案应该经过仔细权衡并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以避免对于环境的破坏。 (四)路基工程的质量对于道路的使用品质和路面的使用寿命影响十分明显。 二、路基工程与其他有关工程项目的关系 桥头引道的路基设计应该与桥位选择,桥孔设计以及涵洞的配置相互配合,综合考虑桥梁和道路的高程的配合和河滩桥头引道的稳定性 (一)路基设计与路线设计的关系 路基设计和路线设计相辅相成,路基设计是横断面设计的延伸 (二)路基工程与路面工程的关系 路基设计与路面设计应综合考虑,既要避免强基薄面,又要杜绝弱基强面 (三)路基工程与桥涵工程的关系 第二节 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因素 一、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因素 二、保证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措施 (一)合理选择路基断面形式,正确确定边坡坡度 (二)选择强度和水温稳定性良好的土质填筑路堤,并采取正确的施工方法 (三)充分压实土基,提高土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四)做好地面和地下排水,保证水流畅通,防止路基过湿或水毁 (五)保证路基有足够的高度,使路基工作区保持干燥状态 (六)设置隔水层或隔温层,切断毛细水上升,减少水分副温迁移的影响 (七)采用合理的边坡加固与防护措施,和适当的支挡结构物 (一)工程地质条件 (二)水文与气候条件 (三)路基设计 (四)路基施工 (五)养护措施 二、各种土的路用性质 (一)巨粒土 1.漂石——用作砌筑工程结构物,或破碎后用作混合材集料,不能用于路基填筑 2.卵石——用作砌筑工程结构物,或破碎后用作混合材集料,是强度和稳定性都好的路基填料,但是不能用于路基上层填筑 (二)粗粒土 1.砾类土——是强度和稳定性都好的路基填料,但是不建议用于路基上层填筑;级配和强度等性质优良的砾石或砂砾用作混合材集料(水泥混凝土或贫混凝土等) 2.砂类土 (1)砂——纯粹的砂是强度和稳定性都好的路基填料,同时也用于其他混合材集料,细砂或粉砂容易产生被动水携带、砂土液化或管涌,不适用于高路堤、沿河路堤和堤坝 (2)砂性土——是强度和稳定性都好的优良路基填料 (三)细粒土 1.粉质土——强度低,干缩,毛细作用强,是不良路基填料 2.粘质土——透水性小,干缩湿胀,不适用于水湿状况剧烈变化地区,可用于干旱地区路堤填筑或某些特殊部位,也可以用来与砂土拌合后形成砂性土使用 3.有机质土——不宜用作路基填料 (四)特殊土——不宜用作路基填料 三、路基土的工程分级 (一)分级目的 用于工程可行性研究或概、预算编制, 工程施工难易程度评价合技术手段运用的依据 (二)分级依据 凿岩机或人工钻孔1m所需要的时间——较软 爆破1m3所需炮眼长度——较坚 (三)等级 Ⅰ级——松土 Ⅱ级——普通土 Ⅲ级——硬土 Ⅳ级——软石 Ⅴ级——次坚石 Ⅵ级——坚石 第四节 公路自然区划 (一)地区的温度和湿度差异引起的土基和路面材料的变化对路基路面构筑有明显影响 (二)我国路面设计方法决定 一、区划的目的 二、区划的原则和分级 1.道路工程特征相似性原则; 2.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原则; 3.自然气候因素的综合性与主导性相结合(水与温度),综合考虑地表气候的地带性(纬度)和非地带性(海拔高程)。 (一)区划的原则 (二)区划的分级 1.一级区划——按照等温线将全国划分为多年冻土、季节冻土和全年不冻土三大地带,然后根据水热平衡和地理位置,划分为七个大区。 2.二级区划——在一级区划内,再以潮湿系数为依据,分为六个等级(过湿,中湿,润湿,润干,中干,过干),分为33个二级区18个二级副区。潮湿系数K:降雨量R与年蒸发量Z之比。K=R/Z 3.三级区划——按照两种划分依据,一是水热、地理、地貌;二是地表地貌、水文地质,由各省、自治区自行划定。 二、各自然区的特点 Ⅰ区——北部多年冻土区 北部为连续分布多年冻土,南部为岛状分布多年冻土。筑路时应以保护多年冻土层为原则。 Ⅶ区——青藏高寒区 该区局部路段有多年冻土,须按保温原则设计;气候寒冷,昼夜气温相差很大,日照时间长,沥青老化很快,路面易遭受冬季雪水渗入而破坏。 Ⅱ区——东部温润季冻区 该区路面结构突出的问题是防止翻浆和冻胀。 Ⅲ区——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 该区特点是黄土对水分的敏感性,干燥土基强度高、稳定性好。在河谷盆地的潮湿路段以及灌区耕地,土基稳定性差,强度低,必须认真处理。 Ⅳ区——东南湿热区 该区雨量充沛集中,水毁、冲刷、滑坡是道路的主要病害,路面结构应结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77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